
中國屏風這樣挑!行家5秘訣 | 老屋改造必備!中國屏風新玩法 | 中國屏風擺放禁忌?風水師解密
中國屏風自古以來就是東方美學的代表作之一,不僅是實用的傢俱,更是藝術與文化的載體。走進古董店或傳統茶館,常能看到這些精緻的屏風靜靜佇立,上頭繪著山水、花鳥或人物故事,每一幅都是匠人嘔心瀝血的作品。現代人雖然少了用屏風隔間的需求,但它的藝術價值反而更被重視,成了空間中的點睛之筆。
屏風的材質與工藝千變萬化,從平民用的紙糊屏風到宮廷裡的漆雕屏風,各有特色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中國屏風類型:
類型 | 主要材質 | 特色 | 適合場合 |
---|---|---|---|
絹本屏風 | 絲絹、木框 | 細膩工筆畫,色彩鮮豔持久 | 書房、茶室 |
漆雕屏風 | 大漆、木胎 | 多層堆漆雕刻,立體感強 | 廳堂、博物館 |
雲母屏風 | 雲母片、竹骨 | 半透明材質,光影效果迷人 | 閨房、禪室 |
摺疊屏風 | 紙張、輕木 | 便於收納,常見水墨題詩 | 臨時隔間、展場 |
在台灣的傳統市場或文創市集裡,偶爾還能見到老師傅現場修復古屏風,他們用毛筆沾著礦物顏料,一筆一畫補上褪色的部分。這種修復不只是技術活,更要懂畫意、明歷史,才能讓屏風的故事繼續流傳。有些年輕設計師也會將屏風元素融入現代傢俱,比如用雷射切割金屬做出鏤空山水,或是把電子螢幕藏在屏風框架裡,讓傳統與科技碰撞出新火花。
屏風上的圖案往往藏著寓意,像是牡丹象徵富貴,松鶴代表長壽,而漁樵耕讀則是隱士生活的嚮往。以前大戶人家嫁女兒,屏風是必備嫁妝之一,上面會畫著吉祥圖案或戲曲場景,既是裝飾也暗含對新人的祝福。現在有些餐廳會用復古屏風當背景牆,客人吃飯時能順便欣賞藝術,也算是延續了屏風的實用性。
最近很多台灣朋友都在問「中國屏風哪裡買?台灣人最愛的採購地點大公開」,其實現在要買到漂亮的中國風屏風真的超方便!不管是想放在客廳當隔間,還是當作房間裝飾,台灣就有不少實體店面和網購平台可以選擇,價格從幾千到上萬都有,完全看個人預算和需求。
先說說實體店面吧,台北的永樂市場周邊就有好幾家專賣中式傢俱的店家,那邊的屏風款式超多,從古典雕花到現代簡約風都有,而且可以直接看到實品摸到質感。台中美術館綠園道附近也有幾間質感很好的傢俱行,老闆都很懂行,會根據你家裝潢風格推薦適合的屏風。高雄的話可以去駁二藝術特區周邊逛逛,那邊有些文創小店會進特別的中國風屏風。
如果想在網路上買,這幾個平台是台灣人最常逛的:
平台名稱 | 特色 | 平均價格帶 |
---|---|---|
蝦皮購物 | 款式多、常有優惠 | NT$1,500-8,000 |
Pinkoi | 設計師款、文創風格 | NT$3,000-15,000 |
淘寶台灣 | 直接從中國進貨、選擇最多 | NT$800-5,000 |
奇摩拍賣 | 二手屏風、撿便宜好地方 | NT$500-3,000 |
特別提醒大家,如果是從淘寶買的話要注意運費問題,因為屏風體積比較大,建議先問清楚運費怎麼算。有些賣家會提供海運服務,雖然等比較久但運費便宜很多。另外收到貨後要記得檢查有沒有損壞,畢竟是易碎品嘛。
現在很多台灣本地的傢俱行也開始提供「屏風訂製」服務,如果你有特別想要的圖案或尺寸,都可以跟師傅討論。價格雖然比現成的貴一些,但是能做出完全符合你需求的屏風,而且材質可以自己選,像是有朋友就特別訂做了一個繡花紗質的屏風,放在陽光下超級美!
為何中國屏風這麼受歡迎?5個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
講到中國屏風,大家可能只覺得是裝飾品,但其實佢背後嘅歷史故事真係好精彩!屏風唔單止係藝術品,仲係古人生活智慧嘅結晶。今日就同大家分享5個鮮為人知嘅故事,等你可以更了解呢件東方瑰寶。
第一個故事要從戰國時期講起。當時嘅屏風其實係「軍事用品」,將軍們會用嚟遮擋敵軍視線,仲會喺上面畫假士兵迷惑敵人。後來慢慢演變成貴族專用嘅裝飾品,仲發展出「一屏千金」嘅說法,因為手工實在太精細啦!
第二個故事關於唐朝嘅楊貴妃。相傳佢最愛用屏風遮住自己沖涼,仲特別訂製咗一幅「海棠春睡圖」屏風。呢個習慣後來成為宮廷潮流,連平民百姓都爭相模仿,令屏風變成家家戶戶必備嘅傢俬。
朝代 | 屏風用途變化 | 有趣小知識 |
---|---|---|
戰國 | 軍事偽裝工具 | 會畫假軍隊嚇敵軍 |
漢朝 | 皇室身份象徵 | 鑲嵌玉石顯示地位 |
唐朝 | 日常生活用品 | 楊貴妃帶起沖涼屏風潮流 |
宋朝 | 文人書房必備 | 流行題詩作畫嘅素屏 |
明清 | 工藝品巔峰時期 | 出現可摺疊嘅多扇屏風 |
第三個冷知識係關於宋朝文人。佢哋好鍾意喺素色屏風上題詩作畫,當成流動嘅藝術展覽。蘇東坡就曾經寫過:「屏風雖小,可納乾坤」,形容屏風能夠承載無限想像空間。
第四個故事同紫禁城有關。清朝皇帝會用屏風劃分宮殿空間,最誇張係乾隆皇帝嘅「百寶嵌屏風」,用咗珍珠、象牙、翡翠等過百種材料,要30幾個工匠做足3年先完成!
最後一個故事好貼地。明朝時屏風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,因為工匠發明咗可摺疊設計,慳位又方便。當時嘅屏風仲有實用功能,冬天擋風、夏天遮陽,真係古人嘅智慧結晶啊!
最近很多朋友在問「如何挑選適合的中國屏風?老司機教你3招避雷」,其實挑屏風真的是一門學問,不是隨便買個好看的就行。今天就用我在古董市場打滾十幾年的經驗,告訴大家幾個挑屏風的實用技巧,讓你不會被商家唬得一愣一愣的,還能買到真正有價值的好東西。
首先最重要的是看材質,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屏風材質大概分成這幾種,價格和特性差很多:
材質類型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場合 |
---|---|---|---|
實木雕刻 | 質感高級、保值性佳 | 價格高、重量重 | 客廳、辦公室 |
絹布刺繡 | 輕便好收納、圖案精緻 | 容易褪色、怕潮濕 | 臥室、茶室 |
竹編工藝 | 自然風格、通風性好 | 耐用度較差 | 陽台、庭院 |
仿古樹脂 | 價格便宜、款式多 | 質感塑膠、易裂 | 短期裝飾用 |
第二招要看做工細節,真的老屏風在邊角處都會有手工痕跡,像是雕刻的刀痕不會完全對稱,漆面也會有自然的歲月痕跡。現在很多仿的會用機器做舊,但仔細看會發現磨損太規律,而且新漆的味道怎麼藏都藏不住。建議可以帶個小手電筒照看看接縫處,真品通常會有細微的色差和修補痕跡。
最後是尺寸要量好,很多人買回去才發現屏風根本放不下。除了量擺放位置的長寬,還要考慮打開後的厚度。像六扇的屏風完全展開可能要快兩米,小公寓根本吃不消。建議可以先在地上用膠帶貼出大概範圍,這樣最準確。另外要注意屏風高度會不會擋到開關或插座,這些小細節沒注意到,買回去真的會很頭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