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低窪住宅必看!防淹5招超實用 | 地勢低房子怎麼買?專家教你避雷 | 我家地勢超低!雨季生存全記錄

最近颱風季又要來了,住在地勢低的房子的朋友們又要開始擔心了。每次大雨過後,總會聽到誰家又淹水了、地下室進水了的新聞,這種時候真的會讓人很頭痛。其實地勢低的房子不是不能買,但真的要特別注意一些細節,不然等到真的遇到狀況時,後悔就來不及了。
先說說地勢低的房子最常見的問題,除了大家最怕的淹水之外,其實還有很多小細節要注意。比如說濕氣會比較重,牆壁容易發霉,家具也容易受潮。我朋友之前買了一間這樣的房子,結果雨季時連衣櫃裡的衣服都長霉斑,後來光是買除濕機就花了不少錢。另外就是蚊蟲會比較多,特別是夏天,如果附近有排水溝的話,小黑蚊簡直是多到嚇人。
不過地勢低的房子也不是完全沒有優點,通常這種房子的價格會比同區域的其他房子便宜一些,而且很多都位在生活機能不錯的老社區。如果你真的很喜歡某間地勢低的房子,其實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風險。下面整理幾個實用的檢查重點:
檢查項目 | 具體內容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排水系統 | 檢查周邊排水溝是否暢通,社區是否有抽水站 | 可以詢問里長或鄰居 |
歷史淹水記錄 | 查詢過去5年該區域淹水情況 | 有些縣市政府網站可查 |
房屋結構 | 檢查牆面是否有水痕,地板是否平整 | 特別注意地下室 |
防水措施 | 觀察是否有防水閘門、加高門檻等設計 | 有的話加分 |
保險費用 | 詢問產險公司這類房子的保費 | 通常會比較貴 |
裝修時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,比如說地板最好選防水材質,牆面可以多做一層防水處理。我認識一個設計師專門接這類案子的裝修,他說現在有很多新的防水技術,像是奈米塗料或是自動感應的防水閘門,雖然初期成本比較高,但長期來看真的很值得投資。另外就是把重要的電器或家具盡量放在高處,至少離地30公分以上,這樣就算真的遇到積水,損失也不會那麼慘重。
為什麼台灣人買房要避開地勢低的房子?這些缺點要知道,其實跟台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有直接關係。台灣夏天颱風多、午後雷陣雨頻繁,加上部分地區排水系統老舊,地勢低的房子常常首當其衝面臨淹水問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低窪地區房子的實際困擾,這些都是在地人用血淚換來的經驗談啊!
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淹水風險,尤其是住在基隆、台北盆地或南部沿海的朋友應該特別有感。颱風天只要雨量一大,低樓層住戶就要開始搬家具、堆沙包,甚至有些社區地下停車場根本就是年年淹。更麻煩的是淹過水的房子後續會衍生壁癌、電線短路等問題,修繕起來真的會讓人想哭。而且你知道嗎?就算現在沒淹過,未來也可能因為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降雨更頻繁,風險只會越來越高。
除了淹水,地勢低的房子還有很多隱性缺點。像是濕氣特別重,衣服曬不乾、家具容易發霉都是家常便飯。有些社區雖然有做防水工程,但長期下來還是擋不住地下水滲透。另外通風和採光通常也比較差,因為周邊建築物會擋住風和陽光,住久了真的會覺得很悶。更別說蚊蟲特別多,尤其是登革熱流行季節,低樓層住戶根本就是蚊子的自助餐廳。
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地勢低房子的常見問題:
問題類型 | 具體狀況 | 影響程度 |
---|---|---|
淹水風險 | 颱風季積水、地下停車場進水 | ★★★★★ |
潮濕發霉 | 牆壁壁癌、家具衣物發霉 | ★★★★ |
通風採光 | 空氣不流通、日照時間短 | ★★★ |
蚊蟲孳生 | 登革熱風險、居家環境衛生 | ★★★★ |
房價波動 | 轉手困難、貸款成數受限 | ★★★★ |
說到買房,很多年輕人會覺得低窪地區房價比較便宜很吸引人,但真的要考慮後續的居住品質和轉手問題。銀行對這些區域的貸款審核通常比較嚴格,有時候甚至會要求更高的自備款。而且萬一真的遇到水災,不僅家具裝潢要重弄,有些保險公司對淹水險的理賠條件也很嚴苛,這些隱形成本加一加其實沒有比較划算。
最近颱風季又要來了,住在地勢低的房子遇到颱風怎麼辦?防淹水必備措施一定要先準備好。我自己住過一樓十幾年,真的遇過幾次差點淹進家裡的狀況,今天就來分享一些超實用的防災經驗,讓大家能安心度過颱風天。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防水閘門,這個真的是低窪地區住戶的救命神器。現在新型的都很輕巧,平常收在牆邊完全不佔空間,颱風來前5分鐘就能快速安裝好。記得要提前測量門窗尺寸,別等到颱風來了才發現買錯size。另外防水沙包也是基本配備,建議平時就囤個10-20包放在倉庫,颱風前可以堆在門口、車庫等容易進水的地方。
排水系統的保養超級重要,很多人會忽略這點。我每個月都會檢查一次:
檢查項目 | 建議頻率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屋頂排水管 | 每月 | 清除落葉、鳥巢等堵塞物 |
地下室排水孔 | 每季 | 測試排水速度,必要時用通樂 |
社區排水溝 | 颱風前 | 通知管委會先清淤 |
電器設備一定要墊高,特別是冰箱、洗衣機這些貴重家電。我家都會準備30公分高的防水架,平常可以當收納架,颱風來時就把電器搬上去。記得要把重要文件、相簿這些放在二樓或高處,真的淹過水的人都知道,這些東西濕掉比家電壞掉更心痛。
最後提醒大家,颱風來前一定要把車移到地勢高的地方。我鄰居去年就是把車停在地下室,結果抽水機故障,整台車泡水報廢,保險還不理賠,真的虧大了。現在我們社區line群組都會互相提醒,颱風前48小時就要把車移走。
如何判斷房子是否位於低窪地區?看房時要注意這些細節,這可是關係到未來住得安不安心的關鍵。台灣夏季颱風多,低窪地區容易積水,買房前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,免得買到「水上人家」就麻煩啦!
首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觀察周邊環境。如果房子附近有排水溝、河堤或水圳,記得要特別留意這些設施的高度。可以趁下雨天去看房,看看周邊馬路有沒有積水現象,積水退得慢的地方通常地勢都比較低。另外也可以問問附近鄰居,打聽一下這個區域過去有沒有淹水紀錄,在地人最清楚狀況了。
看房時還可以注意這些小細節:
觀察重點 | 檢查方法 |
---|---|
建築物外觀 | 查看牆面是否有水漬或修補痕跡,可能是過去淹水留下的證據 |
電箱位置 | 電箱裝設高度是否夠高,太低的話可能有進水風險 |
地下室 | 檢查通風口高度和排水設備,聞聞有沒有霉味 |
門檻高度 | 大門和陽台門的門檻高度,太低的話雨水容易倒灌 |
除了現場觀察,也可以上網查詢政府公開的「淹水潛勢地圖」,這些資料都能幫助判斷區域的地勢高低。有些建商為了賣房會刻意墊高地基,但周邊道路沒跟著墊高,這種情況反而更容易積水,要特別小心。
另外一個小技巧是看附近商店的擺設,如果便利商店的貨架最下層都是空的,或是看到店家把貴重物品放在高處,這可能就是長期防範淹水的習慣,間接證明這個區域地勢較低。這些生活小細節往往比銷售人員的說詞更真實可靠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