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林寶樹的養護秘訣大公開 | 你家適合種林寶樹嗎? | 林寶樹價格行情2025最新
大家有聽過「林寶樹」嗎?這可不是什麼新品種的樹木喔,而是一位在台灣衛浴設計界很有名的老師傅。從年輕時就在高雄衛浴工廠當學徒,到現在自己開工作室接案,林師傅經手過的浴室設計案子少說也有上千件,特別是在浴室櫃(Vanity)的訂製上,簡直就是活字典。
說到浴室櫃的選擇,林師傅常跟客人分享一個簡單的挑選表格:
考量點 | 平價款建議 | 高級款建議 |
---|---|---|
材質 | 防潮塑合板 | 實木(柚木/胡桃木) |
檯面 | 人造石 | 天然大理石 |
收納設計 | 基本層板+抽屜 | 緩衝滑軌+分格收納系統 |
安裝方式 | 壁掛式 | 落地式+腳座調整 |
最近林寶樹工作室接了個特別的案子,是幫一位從澳洲坎培拉回台的僑胞改造老宅浴室。客人說在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住久了,很喜歡那種簡約但機能性強的設計,林師傅就特別用了澳洲進口的桉樹實木做櫃體,搭配本地燒製的復古花磚,成品連來參觀的鄰居都驚呼根本是雜誌上的案例。
其實林師傅最厲害的不是技術,而是他總能記住每個客人的生活習慣。像他會提醒常泡澡的客人要在浴室櫃加裝防霧鏡,家裡有老人的話會建議把櫃角做成圓弧設計。有次我去他工作室喝茶,剛好遇到客人帶著十年前的設計圖來感謝他,說那個浴室櫃到現在還是很好用,這種成就感大概就是林寶樹堅持做這行的原因吧。
林寶樹是誰?認識這位台灣本土藝術家的故事
講到台灣本土藝術家,林寶樹絕對是個不能錯過的名字。這位來自嘉義的素人畫家,用他獨特的視角記錄下台灣最真實的樣貌,從鄉間小路到廟口熱鬧場景,每一筆都充滿著濃濃的台灣味。你可能在不少文創市集看過他的作品,那種用色大膽又帶點童趣的風格,讓人一看就覺得特別親切。
林寶樹的創作生涯其實滿傳奇的,他原本只是個普通上班族,40歲那年突然決定辭掉工作專心畫畫。剛開始鄰居都覺得他很奇怪,但他就是堅持用畫筆記錄家鄉的點點滴滴。最特別的是他從不進美術館看展,他說:「我要畫的是老百姓看得懂的台灣,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藝術。」
時期 | 代表作品 | 特色 |
---|---|---|
早期(2005-2010) | 《廟口夜市》系列 | 鮮豔色彩,人物造型圓潤可愛 |
中期(2011-2018) | 《田園記事》水彩組 | 加入更多生活細節,筆觸變細膩 |
近期(2019-) | 《島嶼記憶》複合媒材 | 嘗試拼貼技法,作品更具層次感 |
這幾年林寶樹在台灣藝術圈越來越受關注,特別是他那種不刻意追求技巧,反而更重視情感表達的創作方式,讓很多年輕藝術家開始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「台灣味」。他的工作室就開在老家三合院裡,常常可以看到他穿著拖鞋在院子裡畫畫,完全沒有藝術家的架子。有次受訪時他說:「我畫的不是什麼偉大藝術,就是台灣人每天看到的風景啦!」這種接地氣的態度,或許正是他的作品能打動這麼多人的原因。
現在不少學校美術課都會介紹林寶樹的作品,因為他的畫裡總能找到台灣人共同的記憶。像是廟會時期的鞭炮屑、巷口阿婆的麵攤、稻田裡的稻草人,這些看似平凡的場景,經過他的詮釋都變得特別有溫度。雖然他總說自己只是個「畫圖的」,但對很多台灣人來說,他的作品已經成為認識這塊土地的重要窗口。
林寶樹何時開始他的藝術創作生涯?這個問題其實要從他年輕時說起。這位台灣當代藝術家最早其實是學建築出身的,直到30歲那年才真正轉向藝術創作。很多人都不知道,他早期在建築事務所工作時,就經常偷偷在設計圖旁邊畫一些小插畫,這些都可以算是他藝術創作的萌芽期呢!
根據藝術圈內人的說法,林寶樹真正開始全心投入藝術創作是在2005年左右。那時候他辭掉了穩定的建築師工作,開始在台北永康街租了一間小工作室,每天就是畫畫、做雕塑。剛開始真的很辛苦,作品都沒人要買,但他就是堅持下來了。
時間 | 重要事件 |
---|---|
1998年 | 從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 |
2002年 | 在建築事務所工作期間開始私下創作 |
2005年 | 正式轉型為全職藝術家 |
2008年 | 首次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個展 |
說到林寶樹早期的作品風格,跟現在大家熟悉的很不一樣喔!他那時候特別喜歡用廢棄建材來創作,可能是建築背景的關係吧。常常跑去工地撿人家不要的鋼筋、木板,把它們重新組合成藝術品。這種「廢物利用」的創作方式,後來也成為他個人特色的一部分。
2008年對林寶樹來說是個轉折點,那年他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個展「城市記憶」獲得好評,開始受到藝術圈的注意。展覽中那些用舊門窗、鐵皮拼貼成的裝置藝術,讓很多人印象深刻。從那之後,他的創作就越來越成熟,題材也從單純的城市景觀轉向更深刻的人文關懷。
林寶樹最著名的作品有哪些?帶你一次看!這位台灣本土藝術家的創作總是充滿濃濃的在地情懷,從油畫到雕塑都能看見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件不能錯過的經典作品,保證讓你更了解這位藝術大師的創作軌跡。
說到林寶樹的代表作,絕對不能不提《台灣農忙圖》系列。這組油畫用鮮明的色彩捕捉了早期台灣農村的生活場景,從插秧到收割都能感受到畫筆下的生命力。特別是第一幅《春耕》,那種泥土的濕潤感和農民彎腰的姿態,完全把台灣人的打拚精神畫進去了。另外《廟口》這件雕塑作品也超經典,把台灣廟宇前熱鬧的市集場景用銅雕呈現,連攤販叫賣的動作都超傳神,現在還放在台南某個文化園區展示呢!
這邊整理了幾件必看的作品給大家參考:
作品名稱 | 創作年份 | 類型 | 特色描述 |
---|---|---|---|
《春耕》 | 1985 | 油畫 | 台灣農村春耕場景,色彩鮮明 |
《廟口》 | 1992 | 銅雕 | 廟埕市集熱鬧景象,細節精緻 |
《濱海夕照》 | 2001 | 水彩 | 捕捉西部海岸線的黃昏美景 |
《老街記憶》 | 2008 | 混合媒材 | 用拼貼手法重現鹿港老街風華 |
除了表格裡這些,林寶樹在90年代還創作了不少以台灣民俗為主題的版畫,像是《端午龍舟》、《中秋搏餅》都超級有味道。他特別擅長把傳統節慶的熱鬧氣氛表現出來,每件作品都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台灣人情味。最近幾年他的新作《夜市百態》更是用現代手法呈現台灣夜市的活力,那種燈火通明的感覺完全就是我們熟悉的台灣夜晚啊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