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耕新手必看!PTT熱門討論 | 陽台水耕植物推薦清單 | PTT鄉民最愛水耕蔬菜TOP5
最近在PTT居家生活版看到好多人在討論「水耕植物ptt」,發現台灣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這種不用土壤的種植方式。我自己也是從PTT爬文開始入坑的,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資訊給想嘗試水耕的朋友們。
水耕植物最棒的地方就是乾淨又方便,特別適合住在都市小套房的人。不像傳統盆栽會弄得到處都是土,水耕只要一個容器加營養液就能搞定。PTT上很多網友都推薦從黃金葛或綠蘿開始練手,這些植物生命力強,就算新手不小心搞錯營養液比例也不太會死掉。我自己第一個水耕的就是辦公室剪來的黃金葛枝條,現在已經長成一片小森林了!
說到營養液,PTT農藝板的大神們整理過超詳細的配方表,這裡分享幾個常見植物的需求:
植物種類 | 光照需求 | 營養液EC值 | 換水頻率 |
---|---|---|---|
黃金葛 | 低 | 0.8-1.2 | 2週1次 |
薄荷 | 中 | 1.2-1.6 | 1週1次 |
羅勒 | 高 | 1.6-2.0 | 1週1次 |
幸運竹 | 低 | 0.5-0.8 | 3週1次 |
很多PTT網友會問到容器選擇,其實不用特別買專業的水耕盆。我都是用喝完的寶特瓶或玻璃罐,剪開上半部倒插就變成自製水耕容器了,既環保又省錢。記得要在瓶身貼膠帶遮光,不然陽光直射會長藻類。前陣子PTT還有人分享用ikea收納盒改造成大型水耕系統,種了一整排香菜跟九層塔,看起來超專業的。
如果遇到植物長不好的狀況,PTT上的達人們建議先檢查這幾點:營養液是否變混濁、根部有沒有發黑、葉子是否出現黃斑。最近我家的薄荷就是因為忘記換水,營養液濃度太高導致葉緣焦枯,後來照著PTT上教的用清水沖洗根部,稀釋營養液後就慢慢恢復了。水耕最麻煩的就是要定期監測pH值,不過現在蝦皮都有賣便宜的水質檢測筆,比PTT網友五年前分享的方法方便多了。
最近PTT居家版超多人討論水耕植物,新手想入門卻不知道從哪開始?這篇「水耕植物新手必看!PTT鄉民都推薦的入門指南」就是要來解救各位啦~水耕真的沒有想像中難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連植物殺手都能種出漂亮的綠色小夥伴。我自己也是從完全不懂開始,現在陽台已經變成小型水耕植物園了,今天就來分享最實用的入門知識!
首先要搞懂水耕植物的基本配備,很多人一開始就買錯工具,結果植物根本活不下去。最基本要準備透明容器(方便觀察水位)、營養液(千萬別用自來水直接泡)、LED植物燈(如果家裡光線不足),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適合新手的植物品種。下面這個表格是PTT鄉民票選最適合水耕新手的5種植物:
植物名稱 | 難易度 | 換水頻率 | 特別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黃金葛 | ★☆☆☆☆ | 7-10天 | 剪枝插水就能活 |
綠蘿 | ★☆☆☆☆ | 7天 | 避免陽光直射 |
萬年青 | ★★☆☆☆ | 10天 | 葉面要常噴水 |
富貴竹 | ★★☆☆☆ | 14天 | 水位保持5-8cm |
白鶴芋 | ★★★☆☆ | 5-7天 | 需要散射光線 |
再來就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啦~很多人以為水耕就是加水就好,結果植物沒幾天就爛根。其實水位控制超重要,根部要有一部分接觸空氣,不能全部泡在水裡。營養液的比例也要注意,太濃會燒根,太淡又長不好。建議可以去化工行買專用水耕營養劑,按照說明稀釋使用最安全。另外容器最好每兩週徹底清洗一次,避免藻類滋生影響植物健康。
說到換水技巧,PTT上很多達人都分享過獨門秘訣。我自己實驗過最有效的方法是:先用過濾水沖洗根部,再把容器用洗碗精刷洗乾淨,最後加入稀釋好的營養液。記得水溫要跟室溫差不多,太冰或太熱都會讓植物休克喔!如果發現根部變黑或發臭,要立刻剪掉爛根部分,不然整株都會被感染。觀察植物狀態也很重要,葉子發黃可能是營養不足,長得太慢就要考慮增加光照時間。
最近PTT居家生活版掀起一股水耕植物熱潮,為什麼PTT網友瘋傳水耕植物?這些優點太驚人!原來這種不用土壤的種植方式超級適合台灣都會區,尤其對住小套房或沒陽台的租屋族來說根本是福音。我自己也跟風試種了幾個月,發現真的比傳統盆栽省事太多,不用擔心澆水過多爛根,也不用處理惱人的小黑蚊,重點是看著植物根系在水中飄啊飄的療癒感,完全讓人上癮啊!
水耕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超低維護成本,我整理了一個簡單比較表給大家參考:
比較項目 | 傳統土耕 | 水耕植物 |
---|---|---|
澆水頻率 | 每天檢查土壤濕度 | 每週補水1-2次 |
蟲害問題 | 容易有蚊蟲孳生 | 幾乎零蟲害 |
空間需求 | 需要較大盆器 | 玻璃瓶就能種 |
清潔難度 | 換土易弄髒環境 | 換水簡單不沾手 |
實際種過就知道,水耕植物特別適合台灣潮濕氣候,像我放在辦公室窗邊的黃金葛,用自來水養就長得超好,完全不用施肥。而且透明容器能直接觀察根系健康狀況,發現根部變黑或水混濁時換個水就好,比土耕那種要挖開檢查方便太多了。最近還流行在水裡加幾顆彩色玻璃珠,整個質感大提升,拍照上傳IG都能獲得一堆愛心。
最讓人驚豔的是水耕植物的繁殖速度,隨便剪一段莖插在水裡,兩週就能長出新根。我同事看我桌上那盆長春藤越養越茂盛,現在全辦公室都在互相分享扦插小苗,形成一股綠色交換風潮。這種種植方式完全打破大家對園藝又髒又麻煩的刻板印象,難怪會在PTT引起這麼多討論,真的試過就回不去了啦!
最近PTT居家版熱議「如何在台北小套房種水耕?PTT達人傳授秘訣」,原來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,用簡易水耕設備就能在窗台邊種出翠綠蔬菜。小編實際採訪幾位鄉民發現,關鍵在於選對適合小空間的品種和掌握基礎設備配置,連租屋族都能輕鬆上手。
首先推薦新手從生長快速的葉菜類開始,像是小白菜、空心菜或萵苣都很適合。這些菜種不僅對光照需求較低,從播種到收成大約只要3-4週。有位住在信義區5坪套房的網友分享,他用IKEA收納箱改裝的水耕箱,每個月都能收穫2-3次,根本不用去超市買青菜。
水耕設備清單 | 預算範圍 | 取得管道 |
---|---|---|
LED植物生長燈 | 500-2000元 | 蝦皮/特力屋 |
塑膠收納箱 | 100-300元 | 大創/IKEA |
水耕營養液 | 200-500元 | 園藝店/網路農資行 |
發泡煉石 | 50-150元 | 建國花市/五金百貨 |
實際操作時要注意水質管理,台北自來水最好靜置1天讓氯氣揮發後再使用。有網友建議在水中加入少量雙氧水(每公升加1ml)可以預防藻類滋生。另外記得每週更換營養液,並保持水位淹沒根部1/3處,這樣植物才不會爛根。
光源配置是成敗關鍵,就算住在採光不好的地下室套房也沒關係。PTT上很多人推薦使用全光譜LED燈條,每天開燈12-14小時模擬日照。有位在中山區租屋的網友甚至用手機APP設定自動開關,出門上班前都不用擔心忘記關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