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龍生九子誰最招財?貔貅傳説大公開 | 貔貅是龍的第幾子?答案讓你意外 | 龍生九子冷知識:貔貅其實不屬龍

說到中國神話中的「龍生九子 貔貅」,相信很多台灣朋友都在廟宇或風水擺件上看過牠的身影。這個傳說中龍的第九子,雖然不在傳統「龍九子」名單裡,卻因為招財進寶的形象在民間特別受歡迎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既神秘又充滿台灣味的吉祥物,看看牠背後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!
貔貅最特別的就是牠「只進不出」的傳說啦!根據老一輩的說法,這種神獸沒有排泄器官,所以金銀財寶吃進去就吐不出來,根本是老闆們夢寐以求的「行動金庫」啊~在台灣的商界,很多人會把貔貅擺件放在收銀台或辦公室,就是希望把好運通通「咬」進來。不過要注意擺放位置喔,風水師建議頭要朝外才能「咬錢」,朝內反而會把財氣吃光光呢!
說到貔貅的長相,其實混搭了多種動物特徵。我們整理了一個對照表,讓你一秒看懂這個神奇生物:
身體部位 | 特徵來源 | 象徵意義 |
---|---|---|
頭部 | 龍頭 | 威嚴權貴 |
身體 | 獅身 | 勇猛護主 |
翅膀 | 鳳翼 | 吉祥如意 |
腳爪 | 虎爪 | 鎮煞辟邪 |
在台灣的信仰中,貔貅不只是招財神器,還有很多實用功能喔!像有些計程車司機會掛貔貅吊飾求行車平安,工地也會擺放石雕貔貅鎮壓地煞。最有趣的是,現在連網路商城的賣家都會在商品頁面放貔貅圖案,說是能增加買氣,這種現代版應用恐怕是古人想不到的吧!
講到貔貅的來歷,民間流傳好幾個版本。有說是黃帝打仗時的坐騎,也有說是玉皇大帝派來人間的財神使者。在台灣最常聽到的說法,是明朝沈萬三的「聚寶盆」故事裡提到的神獸,所以老一輩又稱牠「沈萬三的錢袋子」。這些傳說雖然真假難辨,但都讓貔貅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呢!
大家常聽到的招財神獸貔貅,到底是龍的第幾個兒子?龍生九子排行大公開!其實在民間傳說中,龍生九子各有不同,但貔貅並不在傳統的「龍九子」名單內喔!這可能讓很多人感到意外,畢竟貔貅常被認為是龍子之一。今天就來聊聊這些龍的孩子們,看看他們各自有什麼特別的本事。
說到龍的九個兒子,每個都長得不一樣,性格和能力也天差地遠。從老大到老九,他們分別是:
排行 | 名字 | 特徵與能力 | 常見出現場所 |
---|---|---|---|
一 | 囚牛 | 愛好音樂,性情溫順 | 樂器琴頭裝飾 |
二 | 睚眥 | 性格剛烈,好鬥嗜殺 | 刀劍柄部裝飾 |
三 | 嘲風 | 喜歡冒險,善於瞭望 | 宮殿屋角裝飾 |
四 | 蒲牢 | 聲音洪亮,害怕鯨魚 | 大鐘上的鈕飾 |
五 | 狻猊 | 喜煙好坐,形似獅子 | 香爐腳部裝飾 |
六 | 贔屭 | 力大無窮,擅長負重 | 石碑底座裝飾 |
七 | 狴犴 | 公正嚴明,善於斷案 | 衙門或監獄門上裝飾 |
八 | 負屭 | 愛好文學,擅長書法 | 碑文頂部裝飾 |
九 | 螭吻 | 能吞火避災,喜歡高處 | 屋頂正脊兩端裝飾 |
有趣的是,雖然貔貅不在這九子之列,但在民間信仰中地位卻很高。相傳貔貅是龍王的外孫,因為特別會招財而被廣為供奉。這種說法可能源自於人們對財富的渴望,把貔貅和龍族聯繫在一起,讓牠的地位更加神聖。
這些龍子們在中國傳統建築和器物上隨處可見,下次大家看到古建築上的裝飾時,不妨仔細觀察,說不定就能認出是哪位龍子呢!像是廟宇屋頂上的螭吻,或是古琴上的囚牛,都是這些傳說生物的化身。
為什麼貔貅會被歸類在龍生九子裡?神話背景解析
大家去廟裡拜拜或逛藝品店的時候,一定看過貔貅這個神獸吧?圓滾滾的身體加上大嘴巴,看起來超可愛的!不過你知道嗎?這個招財小可愛其實是龍的兒子耶~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為什麼貔貅會被算在「龍生九子」這個神獸家族裡頭。
說到龍生九子,其實是古代民間傳說中,龍王生了九個兒子,但每個長相跟個性都差很多。貔貅雖然現在被當成招財神獸,但在最早的故事裡,牠可是驍勇善戰的猛獸喔!相傳牠是龍跟某種瑞獸生的孩子,因為繼承了龍的血統,所以被歸類在九子之一。不過有趣的是,不同朝代對「九子」的說法都不太一樣,貔貅有時候在名單內,有時候又不在,真的很妙~
朝代 | 龍生九子名單 | 貔貅是否在列 |
---|---|---|
明代 | 常見版本 | 有 |
清代 | 部分文獻記載 | 無 |
現代 | 民間普遍認知 | 有 |
關於貔貅的身世,民間還流傳著幾個有趣的說法。有人說牠原本是天上守護財庫的神獸,因為太貪吃金銀財寶,結果不小心把玉皇大帝的寶物也吃下肚,被懲罰變成只能進不能出的模樣。還有一種說法是,貔貅其實是龍王最疼愛的小兒子,因為特別會招財,所以龍王特別准許牠不用像其他兄弟那樣要鎮守四方,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幫人帶來好運。這些故事雖然版本不同,但都讓貔貅在民間信仰中越來越受歡迎。
現在我們常看到的貔貅造型,大多是明清以後才固定下來的。以前的貔貅其實長得比較像獅子或老虎,後來慢慢演變成現在這個圓滾滾的樣子。而且你知道嗎?台灣很多廟宇的屋脊上其實都有貔貅的雕像喔!只是大家可能沒特別注意。下次去拜拜的時候,不妨抬頭找找看,說不定會發現這個可愛的龍子正在守護著你呢!
貔貅跟其他龍子有什麼不同?特色比一比,這個問題其實蠻有趣的!在台灣的風水擺件中,龍生九子各有所好,但貔貅絕對是最受歡迎的招財神獸之一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貔貅和其他龍子的差異,順便整理成表格讓大家更好比較。
先說貔貅最特別的地方,就是牠「只進不出」的特性啦!傳說中貔貅沒有排泄器官,所以吸進來的財氣完全不會外漏,這點跟其他龍子差很多。像饕餮雖然也是招財,但牠太愛吃反而可能把財氣吃掉;而螭吻主要鎮宅,對財運就沒那麼專精。另外貔貅的外型也很獨特,有角、有翅膀,看起來既威嚴又帶點萌感,跟其他龍子兇猛的形象不太一樣。
說到實際擺放,貔貅的講究也比較多。要讓牠頭朝外才能咬錢進來,而且最好成對擺放,這些都是其他龍子沒有的規矩。像蒲牢雖然也是吉祥物,但主要放在鐘上鎮煞,用法就單純多了。
特色 | 貔貅 | 其他龍子(如饕餮、螭吻等) |
---|---|---|
主要功能 | 招財聚寶 | 鎮宅、辟邪、裝飾 |
外形特徵 | 有角有翅,嘴大無肛 | 多為兇猛獸形 |
擺放方式 | 頭朝外,宜成對 | 依用途單獨擺放 |
能量特性 | 只進不出 | 各有不同 |
常見材質 | 玉石、水晶為主 | 青銅、石材較多 |
其實在台灣的廟宇或老宅裡,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些龍子的蹤跡。像是屋脊上的螭吻、香爐腳的狻猊,每個都有自己守護的領域。但論起招財效果,貔貅還是最對台灣人的胃口,畢竟誰不喜歡錢只進不出的感覺呢?不過要提醒大家,貔貅雖然厲害,但也要定期淨化,不然吸太多濁氣反而會影響效果喔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