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碼等於幾公分?超實用換算 | 一碼幾公分?生活小知識 | 碼和公分換算超簡單

最近在幫朋友挑高爾夫球桿時,突然被問到「1碼幾公分」這個問題,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這個單位換算不太熟悉。其實在台灣,我們比較常用公分或公尺,但像高爾夫、布料買賣這些領域,還是會用到「碼」這個英制單位。
先說重點,1碼等於91.44公分。這個數字看起來有點零碎,其實是因為1碼=3英呎=36英吋,而1英吋=2.54公分,所以換算下來就是36×2.54=91.44公分。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快速對照常見的碼數換算:
碼數 | 換算公分 |
---|---|
1碼 | 91.44cm |
5碼 | 457.2cm |
10碼 | 914.4cm |
50碼 | 4572cm |
特別是在高爾夫球場上,距離標示常常用碼數。比如說球道距離標示牌寫著「150碼」,就是大約137公尺(150×0.9144)。很多球友會隨身帶著碼數換算器,或是直接記住幾個常用數字:100碼=91.44公尺、200碼=182.88公尺,這樣在場上判斷距離會更快速。
如果是買布料的話,台灣的布行通常會同時標示碼數和公尺數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有些店家說的「1碼布」可能是指寬度(常見的有36吋、44吋、54吋等),而不是長度。這時候就要問清楚,避免買錯尺寸。像做窗簾或衣服時,布料寬度會影響裁剪方式,這點要特別留意。
說到實際應用,像是棒球場的投手板到本壘板距離是60呎6吋,換算下來就是約18.44公尺或20.12碼。而美式足球場的長度是100碼,也就是91.44公尺。這些運動場地的設計都跟碼數單位息息相關,了解換算方式後,看比賽時會更有概念。
1碼到底是幾公分?台灣人最常搞混的單位換算
每次聽到「碼」這個單位,是不是都讓你頭痛到不行?買布、看運動賽事時常遇到,但跟公分怎麼換算就是記不起來。其實1碼等於91.44公分,這個數字有零有整的,難怪大家老是搞混。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,幫你把這些常用單位搞清楚!
台灣雖然用公制單位為主,但有些場合還是會碰到英制單位。像去布行買布,老闆問你要幾碼;或是看NBA轉播,主播說球員投進一記30呎三分球,當下真的會愣住想「這到底是多遠啊?」。這些單位換算不難,只是需要一點小技巧:
單位 | 換算成公分 | 常見使用場合 |
---|---|---|
1碼 | 91.44 cm | 布料、高爾夫球場 |
1呎 | 30.48 cm | 身高、建築尺寸 |
1吋 | 2.54 cm | 螢幕尺寸、輪胎 |
說到這個,記得有次去永樂市場買窗簾布,老闆問要幾碼,我隨口說了3公尺,結果老闆笑著說:「少年仔,我們這裡是用碼計算捏!」當場超尷尬。後來才知道,台灣傳統布行還是習慣用碼當單位,1碼大約是90公分,3碼就差不多是2.7公尺左右。
除了長度單位,重量單位也常讓人困惑。像去市場買菜,阿嬤說要買「一台斤」的肉,年輕人可能直接愣住。其實1台斤是600公克,跟市斤的500公克又不一樣。這些傳統單位在台灣還是很常用,特別是跟長輩買東西時特別容易遇到。
為什麼台灣人老是問1碼等於幾公分?原來是因為…這個問題背後藏著台灣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困擾啊!雖然現在大家都用公制單位,但很多老一輩還是習慣用「碼」來講布料的長度,特別是去布行買布的時候,老闆常常會說「這布一碼多少錢」,讓年輕一代整個霧煞煞,只好趕快拿手機出來查。
其實這種單位混用的狀況在台灣很常見,像是買地會用「坪」,買黃金用「錢」,量身高又變「公分」。這種「單位切換」的日常,根本就是台灣人的特殊技能啦!下面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單位對照,下次遇到就不用手忙腳亂囉:
台灣常用單位 | 公制換算 | 常見使用場合 |
---|---|---|
1碼 | 約91.44公分 | 布料、皮料買賣 |
1坪 | 約3.3058平方公尺 | 房地產、室內面積 |
1台斤 | 600公克 | 傳統市場、茶葉買賣 |
1錢 | 3.75公克 | 黃金、中藥材 |
說到這個「碼」的由來,其實是英制單位yard的翻譯,早期台灣很多紡織品都是進口的,這個單位就跟著留下來了。現在雖然成衣業都改用公分標示,但傳統布行還是維持老習慣。更妙的是,有些阿嬤級的裁縫師傅還會用「尺」跟「寸」(1尺=30.3公分),讓單位換算變得像在考數學題一樣。
這種現象也不只發生在布料買賣,像裝潢時師傅說「這片木板要裁8分」,其實是指0.8寸(約2.42公分);去中藥行抓藥說「3錢」,年輕人可能直接愣住。這些傳統單位就像活化石一樣,深深嵌在台灣人的生活裡,難怪大家老是得google「1碼等於幾公分」這種基本問題啊!
買布時老闆説1碼,到底是多少公分啊?
每次去布行買布,老闆說「1碼」的時候總讓人一頭霧水對吧?明明我們平常都用公分在量東西,突然聽到英制單位真的會反應不過來。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這個超實用的單位換算,下次買布就不怕被老闆的「碼」搞混啦!
其實1碼等於91.44公分,這個數字看起來有點零碎對不對?這是因為碼是英制單位,跟我們習慣的公制本來就不一樣。不過不用擔心,我幫大家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,這樣以後買布就能快速換算:
碼數 | 公分 | 常見用途 |
---|---|---|
1碼 | 91.44 | 一般布料基本單位 |
0.5碼 | 45.72 | 做小東西或補布時常用 |
2碼 | 182.88 | 做裙子或上衣的用量 |
3碼 | 274.32 | 做長褲或連身裙的用量 |
記得我第一次學做衣服時,聽到老闆說「這塊布要剪3碼」整個傻住,心裡還想說3碼到底是多長啊?後來才知道原來做一條長褲大概就需要這個長度。現在我都會隨手在手機備忘錄記下這些換算,買布的時候直接打開來看超方便。
台灣的布行老闆大多都很習慣用碼來計算,特別是賣傳統布料的店家。有時候你跟老闆說要買「100公分」,他們反而會愣一下,然後自己換算成碼數。所以學會這個換算真的超重要,不然真的會像我有次一樣,明明想做窗簾卻買了不夠長的布回來,超尷尬的啦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