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古人幹話超有梗!笑到肚子痛 | 這些古人幹話太經典了啦 | 古人幹話大集合 網友狂推
古人幹話也能變直播主?那些讓人笑到並軌的經典語錄
大家有沒有發現,古代文人講起幹話來根本是祖師爺等級的!隨便翻開論語或唐詩宋詞,裡面藏著一堆用文言文包裝的嘴砲金句,要是放在現代,這些古人開直播絕對是流量保證。今天就來盤點幾個超有梗的古人幹話,保證讓你邊看邊點頭:「這根本就是我阿公在Line群組會傳的長輩圖啊!」
最會講幹話的古人排行榜
古人姓名 | 經典幹話 | 現代翻譯 |
---|---|---|
孔子 | 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」 | 女生跟奧客最難搞啦 |
李白 | 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 | 我就爛但總有地方收留我 |
蘇東坡 | 「春宵一刻值千金」 | 晚上不睡覺在刷抖音最划算 |
莊子 | 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」 | 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躺平很快樂 |
特別是莊子,根本是古代哲學界的幹話王。他老人家說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」,翻譯成現代話就是「生命有限但Netflix片單無限」,這種厭世感完全打中現代人的心啊!要是莊子有TikTok帳號,絕對會拍影片教大家怎麼用最省力的方式躺著當鹹魚。
唐朝詩人白居易更是把幹話寫成流行金曲,〈長恨歌〉裡「在天願作比翼鳥」根本是古代版的「要掛也要一起掛機」。最近還有人把這些古人幹話做成迷因圖,配上「當你媽問為什麼還不結婚」的梗圖格式,在IG上被瘋狂轉發。只能說這些古人如果活在現代,大概每天都在開直播跟粉絲互嗆,說不定還會因為太嘴砲被官方ban帳號咧!
古人幹話大集合!這些經典語錄你聽過幾句?每次看到古人留下的名言佳句,總覺得他們根本是幹話王啊!有些話乍聽很有道理,仔細想想卻讓人哭笑不得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經典的例子,保證你聽完會心一笑。
說到古人幹話,絕對不能漏掉孔子的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」。這句話表面上是教我們要謙虛學習,但仔細想想,如果跟兩個笨蛋一起走,難不成還要跟他們學怎麼變笨嗎?還有老子說的「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」,這根本是自打嘴巴吧!他自己不就在那邊寫了五千字的《道德經》?這些古人真的很會講一些聽起來很厲害,但實際上有點矛盾的幹話。
下面整理幾個經典的古人幹話,看看你認同幾個:
幹話來源 | 經典語錄 | 吐槽點 |
---|---|---|
孔子 | 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 | 所以到底知不知? |
莊子 | 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 | 那幹嘛還要讀書? |
孟子 |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 | 苦完發現根本沒大任 |
韓愈 | 業精於勤,荒於嬉 | 但很多發明都是玩出來的欸 |
這些古人名言流傳千年,現代人讀起來還是覺得很有共鳴,因為我們生活中也常遇到類似的情況。像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根本就是現代人安慰朋友的金句,雖然當下聽起來很幹,但事後想想還真有幾分道理。古人其實跟我們一樣,都喜歡講些似是而非的話來安慰人或顯示自己很厲害,只是他們講得比較文雅而已。
不過話說回來,這些「幹話」能流傳這麼久,肯定有它的道理在。就像現在網路上流行的梗圖或迷因,古人用簡短的語句濃縮了人生智慧,雖然有時候聽起來很欠揍,但仔細品味後反而會發現其中奧妙。下次當你覺得長輩又在講幹話時,不妨想想這些流傳千年的名言,說不定你正在見證新一代幹話的誕生呢!
為什麼古人的幹話能流傳千年?原來暗藏玄機!這些看似隨口說說的古人語錄,其實都是經過時間淬煉的生活智慧啦~就像我們現在講「吃虧就是佔便宜」,聽起來很老套,但仔細想想還真有它的道理在。
古人講話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把複雜的道理用簡單幾句話就講完。而且這些話都有個共同點:超級好記!像是「三個臭皮匠,勝過一個諸葛亮」,用這麼生動的比喻來講團隊合作的重要性,誰聽一次就忘不掉?這些話能流傳下來,就是因為它們:
特點 | 例子 | 為什麼有效 |
---|---|---|
簡單好記 | 一寸光陰一寸金 | 用具體東西比喻抽象概念 |
押韻順口 |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| 大腦容易記住有節奏的話 |
生活化 | 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 | 直接連結日常經驗 |
這些古人幹話其實都是經過「市場考驗」的啦~就像現在的網路流行語,只有真正打中人心、說中痛點的才會被留下來。而且古人超懂「話不用多,重點到就好」的道理,像「沉默是金」才四個字,就把「有時候不說話比亂說話好」這個道理講得清清楚楚。
更厲害的是,這些話都有「跨時代適用性」。不管是三百年前還是現在,「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」放在商場、職場甚至感情上都通。古人早就把人性摸得透透的,所以他們的話才能像陳年老酒一樣,越放越有味道~下次聽到長輩又在那邊講古人云,先別急著翻白眼,仔細聽聽說不定真的很有用喔!
孔子也説幹話?看看聖人那些被誤解的經典語錄,其實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「至理名言」,根本是被斷章取義或曲解原意啦!今天就來幫大家還原真相,看看這些流傳千年的金句背後,到底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八卦。
首先最經典的就是「以德報怨」,大家都以為孔子在教我們當濫好人對吧?錯!《論語》原文後面還有「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」這句超重要的補充。聖人明明是在説「別人對你好你才對他好,遇到奧客就要硬起來」啊!根本是職場生存守則來著。
還有「父母在,不遠遊」這句話,根本被當成綁架子女自由的藉口。但原文後面接的是「遊必有方」,意思是出門要讓父母知道去向,根本就是古代版的「報平安」概念啦!
常見誤解金句 | 真實完整版 | 現代白話解讀 |
---|---|---|
以德報怨 |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對好人要好,對爛人別客氣 |
父母在,不遠遊 | 遊必有方 | 出門要報備,不是不准出門 |
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| 近之則不遜,遠之則怨 | 相處要有分寸,太近太遠都不行 |
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」這句更是被罵翻性別歧視,但其實後面還有「近之則不遜,遠之則怨」。孔子是在講人際關係的拿捏啦!就像現在跟同事太熟會被吃定,太冷淡又會被説難相處,根本是職場厚黑學始祖!
最扯的是「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」,常被説成孔子主張愚民政策。但其實斷句應該是「民可,使由之;不可,使知之」,意思是老百姓懂的就讓他們做,不懂的要教到懂。根本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先驅耶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