尪字點讀?粵音教學一次搞懂 | 台灣人學粵語:尪的正確發音 | 尪的粵音怎麼唸?簡單教學
風水玄學

尪字點讀?粵音教學一次搞懂 | 台灣人學粵語:尪的正確發音 | 尪的粵音怎麼唸?簡單教學

最近聽到一個有趣嘅詞「尪 粵音」,原來係閩南語中對丈夫嘅稱呼,同粵語嘅「老公」意思相近。呢個詞喺台灣閩南語族群中好常見,特別係老一輩嘅人會咁樣稱呼自己嘅另一半。雖然而家年輕一代比較少用,但係喺傳統戲曲或者鄉土劇裡面都仲會聽到呢種講法,真係充滿古早味嘅稱呼呢!

閩南語同粵語雖然都係漢語方言,但係稱呼上都有啲唔同。下面整理咗幾個常見嘅家庭稱呼對比:

稱呼對象 閩南語說法 粵語說法
丈夫 尪/翁 老公
妻子 老婆
祖父 阿公 阿爺
祖母 阿嬤 阿嫲

講到「尪」呢個字,其實佢嘅發音同寫法都好特別。閩南語讀作「ang」,而粵語讀音就接近「wong1」。有趣嘅係,呢個字喺古代仲有「瘦弱」嘅意思,《說文解字》入面就解釋「尪,跛曲脛也」,形容人腳部殘疾嘅樣。不過而家主要都係用嚟稱呼丈夫,意思完全唔同晒啦!

喺台灣嘅傳統婚禮習俗入面,新娘出嫁時會帶「尪仔標」,就係一種用紅紙剪成嘅小人偶,象徵夫妻和諧。呢個習俗同「尪」呢個稱呼一樣,都保留咗好多古早嘅文化元素。而家雖然年輕人結婚多數都係西式婚禮,但係喺一啲鄉下地方,都仲可以見到呢啲傳統習俗嘅蹤影。

另外,「尪」字仲有一個特別嘅用法,就係「尪仔標」入面嘅「尪仔」,係指人偶或者公仔嘅意思。台灣人細個玩嘅尪仔仙、布袋戲偶,都係用呢個詞嚟稱呼。所以話呢個字真係好有意思,由稱呼丈夫到指代人偶,展現咗閩南語豐富嘅語意變化。

尪 粵音

1. 尪粵音點解?原來係閩南語老公嘅意思。呢個詞喺台灣閩南語中好常見,特別係老一輩嘅阿嬤阿公都會噉樣稱呼自己嘅另一半。雖然而家年輕一代比較少用,但係喺傳統戲曲或者鄉土劇裡面都仲會聽到,真係充滿古早味嘅稱呼啊!

講到「尪」呢個字,其實佢嘅發音同粵語嘅「翁」好相似,所以有啲人會搞亂。不過佢哋嘅意思完全唔同,閩南語嘅「尪」專指丈夫,而且帶有一種親暱嘅感覺。我記得細個嗰陣,隔壁阿嬤成日叫佢老公「阮尪」,聽落真係好甜蜜。而家諗返轉頭,呢種稱呼真係好有台灣本土特色,比起冷冰冰嘅「先生」或者「老公」,更多咗一份人情味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下面整理咗幾個台灣閩南語中常見嘅家庭稱呼,等大家可以比較下:

閩南語稱呼 意思 使用情境
丈夫 年長女性稱呼配偶
妻子 年長男性稱呼配偶
囝仔 小孩 泛指未成年子女
大漢 長子/長女 特別指第一個孩子

其實台灣閩南語仲有好多有趣嘅詞彙,好似「牽手」唔單止係動詞,都可以用來稱呼配偶,意思同「尪」「某」差唔多。呢啲傳統用語真係好有意思,反映咗早期台灣社會對婚姻關係嘅看法。而家雖然越來越少人用,但係偶爾喺鄉下或者傳統市場都仲會聽到阿公阿嬤噉樣稱呼對方,真係好有親切感。

語言真係好神奇,同樣係中文,唔同地區發展出咗各自獨特嘅用法。好似「尪」呢個詞,可能對北部嘅年輕人來講已經有啲陌生,但係對中南部嘅長輩來講,依然係日常生活中好自然嘅一部分。每次聽到呢啲古早味嘅詞彙,都會諗起細個跟阿嬤去菜市場嘅情景,真係滿滿嘅回憶啊!

2. 台灣人點解會用『尪』字?原來同閩南語有關!每次喺台灣嘅街頭聽到有人講「阮尪」時,總會覺得特別親切。呢個「尪」字其實係閩南語嘅特色用字,佢嘅發音同意思都同普通話好唔同,背後仲隱藏住台灣語言文化嘅有趣故事。

「尪」字喺閩南語入面讀作「ang」,係「丈夫」嘅意思。台灣人之所以會用呢個字,主要係因為早期移民多數來自福建閩南地區,將家鄉話帶嚟台灣。隨住時間演變,呢啲閩南語詞彙就融入咗台灣日常生活,成為獨特嘅語言標記。

用字比較 閩南語 國語
丈夫稱呼 尪(ang) 老公
妻子稱呼 某(bóo) 老婆
小孩稱呼 囝(kiáⁿ) 小孩

有趣嘅係,「尪」字原本嘅意思同現代用法完全唔同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,「尪」本來係指「跛腳」或者「瘦弱」嘅人。但喺閩南語嘅發展過程中,呢個字被借用嚟稱呼丈夫,可能同古代社會對男性嘅某種期待有關。而家台灣年輕一代雖然普遍講國語,但「尪」呢個字依然保留喺日常對話中,特別係老一輩或者閩南語流利嘅人之間。

除咗「尪」字,台灣閩南語仲有好多特別嘅用詞。比如話「厝」代表房子,「𨑨迌」表示玩耍,「磅米芳」係爆米花嘅意思。每個詞背後都反映咗台灣社會嘅文化融合過程,從早期移民到現代社會,語言始終係連結台灣人情感嘅重要紐帶。

尪 粵音

3. 廣東話同閩南語嘅『尪』發音有咩唔同?呢個問題其實幾有趣,因為同一個漢字喺唔同方言嘅發音可以差好遠。『尪』呢個字喺台灣閩南語同香港廣東話入面,雖然寫法一樣,但讀音同用法都有啲分別,等我哋一齊嚟睇下啦!

首先講下閩南語嘅發音,『尪』喺台灣閩南語入面讀做「ang」,聲調係第一聲,意思通常係指「神明」或者「丈夫」,例如「尪公」就係指神明,「尪婿」就係指老公。而廣東話嘅『尪』讀做「wong1」,聲調都係第一聲,但意思就有啲唔同,多數用嚟形容人瘦弱或者發育不良,例如「尪仔」就係指瘦弱嘅細路。

為咗更加清楚,我哋可以用表格對比下:

方言 發音 聲調 主要意思 例子
閩南語 ang 第一聲 神明、丈夫 尪公、尪婿
廣東話 wong1 第一聲 瘦弱、發育不良 尪仔、尪羸

除咗發音同意思嘅分別,呢個字喺兩種方言入面嘅使用頻率都唔同。閩南語嘅『尪』比較常見,尤其係喺宗教同家庭稱呼方面,而廣東話嘅『尪』就相對少用啲,多數出現喺一啲特定嘅詞彙或者文學作品入面。另外,閩南語嘅『尪』有時會寫做「翁」,但發音同意思都係一樣嘅,呢個係因為閩南語有好多字都有唔同嘅寫法,但廣東話就比較固定,好少會用其他字代替。

再講多少少關於發音嘅細節,閩南語嘅「ang」發音時個嘴形比較開,個音會從喉嚨深處出,而廣東話嘅「wong1」就有個「w」嘅音喺前面,個嘴會先撅起再放鬆。呢啲細微嘅分別可能對初學者嚟講有啲難掌握,但聽多咗就會慢慢分到。

在〈尪字點讀?粵音教學一次搞懂 | 台灣人學粵語:尪的正確發音 | 尪的粵音怎麼唸?簡單教學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