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牀側面收納5妙招,空間變超大 | 牀側面這樣用,房間立刻整齊 | 小房間必學!牀側面隱藏收納術
目錄
床側面的秘密:那些我們容易忽略的生活細節
你有沒有認真觀察過床側面這個常常被忽略的地方?其實這裡藏著很多實用的小秘密。床側面不只是支撐床墊的結構,更是臥室收納的黃金地段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床側面利用法。
床側面的收納潛力
現代人住的空間越來越小,床側面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收納空間。市面上有各種專門設計給床側面使用的收納袋,可以掛在床架上,放些睡前會用到的東西像是遙控器、眼鏡、手機充電線等等。我自己最愛用的是這種三層式的收納袋:
收納層 | 建議放置物品 | 材質選擇 |
---|---|---|
上層 | 手機、眼鏡 | 網布 |
中層 | 書本、雜誌 | 帆布 |
下層 | 充電器、小物 | 防水布料 |
床側面的清潔保養
很多人打掃房間時會忘記清理床側面,其實這裡很容易積灰塵。建議每週用吸塵器的小吸頭清理一次,特別是那種有鏤空設計的床架。如果是實木的床側面,可以用稍微沾濕的抹布擦拭,但要記得馬上擦乾,不然木材容易發霉。我自己習慣在床側面噴一點點酒精,既能消毒又不會太濕。
床側面的改造點子
如果你覺得床側面太單調,其實可以自己DIY改造。貼上一些軟木塞板就能變成簡易的留言區,或是用強力磁鐵吸附一些小掛鉤,掛些輕便的物品。最近很流行在床側面加裝LED燈條,晚上起床時不會太刺眼,又能當小夜燈用。要注意的是改造時不要影響到床的結構穩定性,畢竟安全最重要。
床側面的選購注意事項
買新床的時候,很多人都只注意床墊舒不舒服,其實床側面的設計也很重要。建議選擇邊角有做圓弧處理的,比較不容易撞傷。如果家裡有小孩或寵物,可以選床側面有防撞條的款式。現在有些高級床架的側面還做了隱藏式抽屜,收納空間直接多一倍,雖然價格會貴一點,但長期來看很划算。
為什麼牀側面設計會影響睡眠品質?專家告訴你關鍵原因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,明明買了高級床墊,為什麼還是睡不好?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重點——牀側面的設計!你可能不知道,牀邊的結構、高度甚至材質,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睡眠品質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專家才知道的小秘密,讓你以後挑牀不再踩雷。
首先來看看牀側面高度對睡眠的影響。根據睡眠研究顯示,牀邊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問題。太高的牀邊會讓上下牀變得困難,特別是對老人家或小朋友來說,容易產生心理壓力;太低的牀邊則可能讓人睡不安穩,總覺得會滾下牀。理想的牀邊高度應該要配合使用者的膝蓋位置,這樣最符合人體工學。
使用者身高 | 建議牀邊高度 |
---|---|
150cm以下 | 40-45cm |
150-170cm | 45-50cm |
170cm以上 | 50-55cm |
再來談談牀側面的材質選擇。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有軟包、實木和金屬三種。軟包設計雖然看起來很舒服,但其實容易積灰塵和塵蟎,對過敏體質的人不太好;實木材質比較穩固,但要注意邊角是否圓滑,避免半夜起床撞到;金屬材質的牀架雖然耐用,但冬天會覺得特別冷,而且翻身時可能會有聲音。專家建議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睡眠習慣來選擇,像我就特別推薦實木加上圓角設計的款式。
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牀側面的結構穩定性。有些設計感很強的牀,側面會有很多鏤空或裝飾,雖然好看但可能影響支撐力。特別是家裡有小朋友的話,更要考慮到安全性問題。我朋友之前買了一張側面有雕花的牀,結果小孩的手指差點卡進去,嚇死人了!所以挑牀時一定要實際搖晃看看,確認結構夠穩固才行。
小坪數房間如何利用牀側面收納?5個超實用空間魔法
住在台北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,房間小到連轉身都有困難?別擔心!其實只要善用牀側面的空間,就能變出超多收納魔法。今天就來分享5個台灣租屋族都在偷偷用的絕招,讓你連0.1坪都不浪費!
第一個必學的就是縫隙收納推車。台灣很多牀架旁邊都會有15-20公分的縫隙,這種三層窄推車根本是為小房間而生的!化妝品、睡前讀物、充電線全部塞進去,要用的時候拉出來超方便。記得選底部有輪子的款式,打掃時移動超輕鬆。
第二招超適合台灣潮濕氣候 – 真空收納袋掛牆。把換季棉被衣物抽真空後,用強力黏鉤掛在牀側牆面,既防潮又省空間。建議買透明款式,內容物一目了然。我還會在袋子上貼標籤註明季節,找東西超快速。
收納神器 | 適合物品 | 平均價格 |
---|---|---|
縫隙推車 | 日常小物 | NT$299 |
真空收納袋 | 換季衣物 | NT$150 |
牀底收納箱 | 厚重衣物 | NT$399 |
掛牆收納袋 | 睡前用品 | NT$199 |
第三個是牀邊掛袋的活用術。台灣IKEA賣的那種布質掛袋超好用,掛在牀側可以放睡前要用的護手霜、眼罩、耳塞,早上起床隨手就能拿到。我還會在每個格子貼標籤分類,像「充電區」、「保養品區」,東西再也不會亂丟。
第四招要推薦磁吸收納這個黑科技。在牀側金屬框架貼幾個強力磁鐵,就能掛鑰匙、髮圈這些容易搞丟的小東西。台灣五金行賣的稀土磁鐵吸附力超強,連厚重的剪刀都掛得住,而且完全不佔地面空間。
最後是轉角層架的極致利用。很多台灣租屋處的牀是貼牆放的,在轉角處裝個L型層架,瞬間多出兩倍收納空間。上層放書籍、下層擺鬧鐘和眼鏡,連床頭櫃的錢都省下來了。記得選深度15公分以內的款式,才不會撞到頭喔!
最近天氣悶熱潮濕,好多人家裡的牀側面都開始出現黴斑,看起來超噁心的!「牀側面發黴怎麼辦?主婦親授3招輕鬆除黴秘訣」這個問題真的困擾很多人,尤其台灣這種濕熱氣候更容易讓家具發黴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主婦們實測有效的除黴方法,讓你不用花大錢就能解決這個煩惱。
首先推薦最簡單的漂白水除黴法,這招特別適合白色或淺色木質牀架。記得要先把牀移開通風,然後用1:10的漂白水稀釋液(漂白水1份+水10份),裝進噴霧瓶裡噴在發黴處,靜置15分鐘後用牙刷輕輕刷洗。這個方法連頑固的黑黴都能去除,但要注意漂白水可能會讓深色木材褪色喔!
除黴方法 | 適用材質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漂白水法 | 淺色木質 | 需稀釋、可能褪色 |
白醋法 | 各種材質 | 味道較重、需靜置 |
小蘇打法 | 皮革/布面 | 要調成糊狀、溫和去污 |
第二招是用天然的白醋來除黴,這個方法比較溫和而且沒有化學殘留的疑慮。直接把白醋倒在廚房紙巾上,敷在發黴處約1小時,然後用濕布擦乾淨就好。白醋的酸性可以殺死黴菌孢子,不過味道會比較重,建議處理完要開窗通風一陣子。如果黴斑比較嚴重,可以重複幾次這個步驟。
最後要介紹的是小蘇打糊,這招特別適合布面或皮革牀架的側邊。把小蘇打粉加水調成濃稠的糊狀,塗在發黴的地方等它乾掉,大概2-3小時後用吸塵器吸掉粉末。小蘇打不僅能除黴還有除臭效果,而且完全不會傷害材質,家裡有小朋友或寵物的用這招最安全。記得處理完要保持環境乾燥,可以開除濕機或放些除濕盒在牀邊預防黴菌再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