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阿公的遺訓,讓我賺到第一桶金 | 這句遺訓改變我的人生觀 | 老一輩的智慧:十句經典遺訓
目錄
那些藏在生活裡的家族遺訓
每次翻開阿公留下的那本泛黃筆記本,總會想起他常掛在嘴邊的那句遺訓:「做人要實在,做事要認真」。這句話看似簡單,卻影響了我們家三代人的處世態度。台灣人常說「有樣看樣,無樣自己想」,長輩留下的教誨往往比課本上的知識更貼近生活。
遺訓類型 | 常見內容 | 實際應用場景 |
---|---|---|
做人處事 | 誠信為本、吃虧就是占便宜 | 生意往來、朋友相處 |
家庭觀念 | 家和萬事興、兄弟同心 | 分家產、照顧長輩 |
金錢觀念 | 積穀防饑、量入為出 | 投資理財、日常開銷 |
記得小時候偷懶沒寫作業,阿嬤不是罵我,而是拿出她珍藏的鐵盒子,裡面裝著曾祖父當學徒時的手寫賬本。每筆收支都工整得像印刷品,連買顆糖的錢都記得清清楚楚。「你看,這就是我們家的規矩」,阿嬤邊說邊指著賬本最後一頁那行褪色字跡:「勤儉持家,細水長流」。這種身教比任何懲罰都來得深刻,讓我從此再也不敢馬虎做事。
現在年輕人可能覺得這些老派觀念過時了,但仔細想想,很多台灣傳統企業能屹立不搖,靠的正是創辦人留下的經營哲學。像我們巷口那間開了60年的五金行,老闆至今仍堅持「貨真價實、童叟無欺」的祖訓,連螺絲釘都保證能用十年。這種堅持在現代社會反而成了特色,客人就是衝著這份誠信來的。
科技再怎麼進步,有些道理永遠不會變。每次看到新聞裡那些詐騙案件或黑心商品,就會想起阿公常說的:「騙得了一時,騙不了一世」。這些樸實的智慧就像隱形的家規,在我們做重要決定時自動浮現腦海。或許真正的家族傳承,不在於留下多少財產,而是這些經過時間淬鍊的生活智慧。
誰需要寫遺訓?這5種人最該提前準備。其實遺訓不只是老人家的事,現代人生活節奏快、意外難料,提前規劃反而是對家人負責的表現。今天就來聊聊哪些人特別需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,畢竟與其讓家人手忙腳亂,不如自己先做好安排。
首先是有未成年子女的家長,這絕對是優先名單第一名!你想啊,如果突然發生什麼意外,誰來照顧孩子?財產怎麼分配才不會讓孩子吃虧?寫清楚監護人選擇和撫養費用途,才能真正保護小朋友的未來。再來是資產比較複雜的人,像是有多筆房產、股票投資或海外帳戶的,與其讓家人像解謎題一樣到處找資料,不如白紙黑字列清楚,連密碼本放哪裡都可以交代喔。
第三種是家庭關係比較複雜的,比如再婚家庭、有非婚生子女,或是跟某些親戚特別不合的。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爭產糾紛,提前寫明意願能省掉很多麻煩。我朋友阿偉就是這樣,他爸爸再婚後沒留遺訓,結果兩邊家人為了祖產鬧上法院,搞到連葬禮都延期,真的何必呢?
類型 | 為什麼需要寫遺訓 | 特別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未成年子女家長 | 確保孩子監護權與生活費來源 | 指定監護人+信託條款 |
資產複雜者 | 避免財產被凍結或繼承人找不到 | 列出所有帳戶+重要文件位置 |
家庭關係複雜者 | 預防繼承糾紛 | 公證+影音存證 |
高風險職業從業者 | 工作意外機率高 | 定期更新受益人資料 |
慢性病患者 | 提前安排醫療意願與財務規劃 | 結合預立醫療決定書 |
高風險職業的朋友也別覺得觸霉頭,像工程師熬夜爆肝、外送員整天在路上跑,風險本來就比辦公室上班族高。與其避談生死,不如把該寫的寫一寫,至少加班時心裡也踏實點。最後是慢性病患者,雖然可能還有很長歲月,但病情變化誰說得準?把醫療照護方式和財產分配講明白,既是減輕家人負擔,也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。
什麼時候該寫遺訓?專家建議這個年齡就要開始,其實沒有絕對標準,但多數理財顧問會告訴你「越早越好」。台灣人常覺得談這個話題不吉利,但與其突然發生意外讓家人手忙腳亂,不如趁頭腦清楚時好好安排。最近就有案例是40歲工程師熬夜猝死,家人完全找不到他的銀行密碼,連股票帳戶都無法處理,搞得焦頭爛額。
根據法律事務所統計,台灣人最常忽略的三大遺訓重點是:
常見疏漏項目 | 實際發生比例 | 後果嚴重性 |
---|---|---|
數位資產密碼 | 68% | ★★★★★ |
保險受益人指定 | 55% | ★★★★☆ |
特殊物品分配意願 | 42% | ★★★☆☆ |
特別是現在大家都有Line Pay、街口支付這些電子錢包,如果沒交代清楚,裡面存的錢很可能就永遠拿不回來了。我朋友阿凱就遇過,他爸爸突然中風,全家人都不知道老人家手機的指紋鎖怎麼解,最後只好看著裡面的8萬多塊錢動不了。
律師建議最晚35歲就該有基本規劃,不是叫你寫得多正式,哪怕只是用手機備忘錄簡單記錄:常用銀行帳號、保險業務員聯絡方式、重要證件存放位置。像我堂姐就聰明,她每年生日都會更新一個Google雲端文件,把最新變動的資料加進去,還設定自動分享給信任的家人。這樣做既不花錢又省事,真有什麼萬一,至少不會讓親人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找資料。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遺訓要寫什麼?10個必備內容清單一次看懂」,其實寫遺訓冇想像中咁複雜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可以。遺訓唔單止係法律文件,更係留畀屋企人嘅最後心意,所以內容要清晰同埋實用,等屋企人處理身後事時唔使咁頭痕。
首先一定要寫清楚個人基本資料,包括全名、身份證字號同埋住址,呢啲資料對辦理法律手續好重要。其次要交代財產分配,邊個繼承邊樣嘢最好寫到明明白白,避免日後有爭拗。如果有特別想留畀邊個嘅物品,例如首飾或者收藏品,都要特別註明。
必備內容 | 詳細說明 |
---|---|
個人資料 | 全名、身份證字號、住址 |
財產分配 | 不動產、存款、投資等明細 |
特別贈與 | 指定物品給特定人士 |
債務處理 | 信用卡、貸款等負債說明 |
喪葬安排 | 土葬/火葬、儀式偏好 |
數位資產 | 社交帳號、電子錢包處理方式 |
監護人指定 | 未成年子女或寵物照顧者 |
遺囑執行人 | 負責執行遺囑嘅人選 |
見證人資料 | 至少兩位見證人聯絡方式 |
其他聲明 | 特別嘅個人意願或訊息 |
除咗財產分配,債務處理都好重要。如果你有信用卡欠款或者貸款,最好都寫低等屋企人知點樣處理。而家好多人都有數位資產,例如社交媒體帳號同埋電子錢包,呢啲都要諗定點樣處理,可以選擇刪除或者交畀邊個管理。
喪葬安排都係好多人關心嘅部分,你可以寫低想要土葬定係火葬,有冇特別嘅儀式要求。如果有未成年子女或者寵物,記得要指定監護人,等佢哋之後有人照顧。最後一定要搵兩位見證人,同埋寫低佢哋嘅聯絡方式,等法律程序可以順利進行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