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龍眼樹種植全攻略 | 新手種龍眼樹必看 | 龍眼樹照顧小技巧
想要在家裡種棵龍眼樹嗎?龍眼樹種植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,就能讓這棵甜蜜的果樹在台灣的土地上茁壯成長。龍眼樹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,剛好台灣中南部就很適合,不過北部種植的話要特別注意冬季保暖,畢竟龍眼樹還是有點怕冷的。
首先來聊聊土壤選擇,龍眼樹對土壤的適應力其實蠻強的,但還是有幾個重點要注意:
土壤特性 | 適合程度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排水良好 | ★★★★★ | 積水容易爛根 |
微酸性 | ★★★★☆ | pH值5.5-6.5最理想 |
富含有機質 | ★★★★☆ | 可以混入腐熟堆肥 |
黏土質地 | ★★☆☆☆ | 需要改良排水性 |
種植時機也很重要,建議在春季3-4月或秋季9-10月進行,避開盛夏高溫和寒冬低溫。買來的苗木最好選擇1-2年生、高度約60-100公分的健康植株,這樣成活率會比較高。挖的植穴要比根團大1.5倍,深度約50公分,記得先在底部鋪一層有機肥當基肥。
平常照顧龍眼樹要注意澆水頻率,特別是剛種下去的前三個月,土壤要保持濕潤但不能積水。等樹木穩定後,就可以減少澆水次數,大概一週1-2次就夠了。施肥的話,每年可以分3-4次施用有機肥或複合肥,特別是在開花前和結果後這兩個時期最重要。
修剪也是讓龍眼樹長得好的關鍵,建議在採收後進行整枝修剪,把過密的枝條、病弱枝和徒長枝剪掉,讓樹冠保持通風透光。記得修剪工具要先消毒,切口要平整,這樣才不會讓病菌有機可乘。如果發現葉子有異常,像是變黃或長斑點,可能是缺肥或生病了,要趕快處理。
龍眼樹通常要種個3-5年才會開始結果,所以要有點耐心。等到夏天看到枝頭掛滿一顆顆圓滾滾的龍眼,那種成就感真的超棒的!採收時要小心不要傷到樹枝,可以用剪刀連果梗一起剪下來,這樣明年才會繼續豐收喔。
龍眼樹適合在台灣哪些地區種植?這個問題其實要從台灣的氣候環境來分析。龍眼樹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,特別適合在中南部種植,像是台南、高雄、屏東這些地方都很常見。不過北部也不是完全不能種,只是結果的品質和產量可能會差一些。我自己在台南老家就種了幾棵,每年夏天都能吃到超甜的龍眼,真的很幸福!
台灣各地種植龍眼樹的狀況可以參考這個表格:
地區 | 適合程度 | 常見品種 | 產季 |
---|---|---|---|
屏東 | ★★★★★ | 粉殼、紅殼 | 7-8月 |
高雄 | ★★★★☆ | 粉殼、青殼 | 7-8月 |
台南 | ★★★★★ | 粉殼、紅殼 | 7-8月 |
台中 | ★★★☆☆ | 青殼、粉殼 | 8月 |
桃園 | ★★☆☆☆ | 青殼 | 8月中下旬 |
台北 | ★★☆☆☆ | 青殼 | 8月下旬 |
說到種龍眼樹,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。龍眼樹喜歡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,如果土壤太黏重容易積水,根部會爛掉。我鄰居阿伯種龍眼很有經驗,他說最好選在向陽的坡地,這樣日照充足,果實會更甜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龍眼樹雖然耐旱,但在開花結果期間還是要適當澆水,不然果實會長不大。
品種的選擇也很關鍵,台灣常見的有粉殼、紅殼和青殼三種。粉殼龍眼肉厚多汁,甜度高,最受歡迎;紅殼的香氣特別濃;青殼則是比較早熟。如果是自己家裡要種,我會推薦粉殼,雖然要等比較久才能結果,但真的值得。記得剛種下去的前兩年要勤施肥,等樹長大後就不用那麼費心了,龍眼樹其實算是很好照顧的果樹。
新手該如何選擇龍眼樹苗?這可是很多剛入門的朋友最常問的問題。其實挑選龍眼苗沒有想像中那麼難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就能選到健康又容易種植的好苗子。首先要注意的是苗齡,太小的苗抵抗力差,太大的苗又不容易適應新環境,建議選擇1-2年生的嫁接苗最合適。另外也要觀察枝條是否粗壯、葉片是否翠綠有光澤,這些都是判斷苗木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。
在選購時,建議直接到信譽良好的苗圃現場挑選,這樣才能實際看到苗木的狀況。如果是網購的話,一定要找有實體店面的賣家,並且要求提供近期的苗木照片。記得要問清楚品種特性,像是「粉殼」、「紅殼」這些常見品種的差異,還有是否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。
以下整理幾個挑選龍眼苗的重點給大家參考:
檢查項目 | 優良苗木特徵 | 不良苗木特徵 |
---|---|---|
枝幹 | 粗壯直立,無明顯傷痕 | 細弱彎曲,有裂痕或病斑 |
葉片 | 濃綠有光澤,無病蟲害 | 發黃捲曲,有蟲蛀或斑點 |
根系 | 發達白淨,無腐爛 | 發黑腐爛,過度纏繞 |
嫁接處 | 癒合良好,無裂痕 | 癒合不良,有明顯傷口 |
新芽生長狀況 | 頂端有新芽萌發 | 無新芽或新芽枯萎 |
除了苗木本身的條件外,也要考慮種植環境。龍眼喜歡陽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地方,如果是盆栽種植的話,記得選大一點的盆器讓根系有足夠空間生長。買回家的苗木最好先放在半日照處適應1-2週,等新芽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預定的種植位置,這樣成活率會更高喔!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龍眼樹的最佳種植季節是幾月?」其實啊,在台灣種龍眼樹真的要看準時機,不然辛苦種下去可能長不好喔!根據老農夫的經驗,最適合的時間點是在2-4月,這時候天氣開始回暖但還不會太熱,土壤濕度也剛好,龍眼苗種下去比較容易適應環境。不過啊,每個地區還是有點小差異,像南部可以提早一點,北部可能就要等到3月比較穩當。
種龍眼樹可不是隨便挖個洞就搞定,有些細節要注意。首先土壤要選排水好的,龍眼最怕積水爛根。再來就是陽光要充足,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日照。我阿公種了一輩子龍眼,他說如果趕在清明節前種下去,等到夏天來的時候樹苗已經站穩腳步,比較耐得住颱風天的風雨。
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,讓大家更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:
月份 | 適合地區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2月 | 南部 | 避開寒流,可先施基肥 |
3月 | 全台 | 最佳種植期,注意澆水頻率 |
4月 | 北部 | 最晚不要超過穀雨 |
說到實際操作,我自己去年在台中后里試過,3月中種的龍眼苗現在已經長到快一個人高了。記得那時候先去農改場買了健康種苗,回家先泡水2小時讓根吸飽水,種的時候把土壓實一點,然後馬上澆透水。前兩個月特別重要,每週都要去檢查土壤濕度,太乾的話新根會長不出來。還有啊,剛種下去的第一年最好不要讓它結果,把養分留給樹苗長大比較實在。
另外有個小撇步要分享,如果你買的是嫁接苗,種的時候要把嫁接點露出土面大概5公分,這樣才不會讓接穗長出自己的根。我鄰居就是沒注意這個,結果嫁接的優良品種變回普通龍眼,真的會欲哭無淚。還有現在天氣越來越熱,如果拖到5月才要種,最好選陰天或傍晚,避免大太陽直接把幼苗曬傷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