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開店必看!創業新手懶人包 | 小資創業:一個人開店全攻略 | 開店不用怕!一人作業指南
目錄
一個人開店的酸甜苦辣:從披薩小店看創業日常
最近巷口新開了一家一個人的披薩店,老闆阿明從揉麵團到外送都自己來,讓我忍不住想聊聊這種微型創業的日常。其實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一個人開店,特別是餐飲業,像是披薩這種可以標準化流程的品項特別適合。不過看似自由的背後,可是有好多不為人知的辛苦呢!
一個人經營的實戰心得
先來說說開店前的準備吧!很多人以為賣披薩很簡單,但光是麵團配方就夠你頭痛了。阿明跟我分享他試了十幾種配方才找到最適合台灣人口味的比例。以下是他的工作日誌片段:
時間 | 工作內容 | 遇到的困難 |
---|---|---|
06:00 | 準備當日麵團 | 要計算好發酵時間 |
10:00 | 備料切配 | 蔬菜保鮮很關鍵 |
12:00 | 接單出餐 | 外送平台常當機 |
15:00 | 清潔整理 | 烤箱保養費時 |
口味調整的在地化挑戰
台灣人吃披薩跟美國真的很不一樣!阿明說他原本學的是道地紐約風格,但開店後發現客人更愛台味創新。像是他研發的「鹹酥雞披薩」和「珍珠奶茶甜披薩」反而變成招牌。這讓我想起前陣子網路上在討論,為什麼台灣的披薩普遍比美國的好吃?可能就是這種因地制宜的創意吧!
科技工具幫大忙
現在一個人做生意真的比以前方便多了。阿明說他靠幾個APP就能搞定訂單管理、會計記帳和外送調度。雖然偶爾還是會遇到系統當機,或是客人臨時改單的狀況,但比起傳統開店已經輕鬆很多。特別是疫情後,外帶外送變成主要收入來源,這些數位工具簡直是救命恩人。
突發狀況的應對智慧
最讓阿明印象深刻的是有次颱風天,外送平台全數暫停,他硬是騎著機車自己送。結果因為路況太差摔車,披薩全毀不說還得賠償客人。後來他學乖了,惡劣天氣就直接關店,畢竟安全最重要。這種突發狀況真的是一個人開店最難預料的部分,需要隨時保持彈性。
一個人開店要準備多少資金才夠?過來人經驗分享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一個人開店要準備多少資金才夠?過來人經驗分享」這個問題。其實開店成本真的要看類型,像我自己開過飲料店跟文創小店,兩種需要的資金就差很多。先講個大概,如果是小本經營的攤車或工作室,準備20-50萬台幣可能就夠了,但要是想開間像樣的店面,100萬起跳都很正常。
開店主要花費項目可以分成這幾大類:
項目 | 小型攤車/工作室 | 一般店面 |
---|---|---|
裝潢 | 5-10萬 | 30-80萬 |
設備 | 10-20萬 | 50-100萬 |
原物料 | 3-5萬 | 10-20萬 |
押金/租金 | 2-5萬(月) | 5-15萬(月) |
雜支(水電、行銷等) | 2-3萬 | 5-10萬 |
以我自己開飲料店的經驗來說,光是租個5坪大的店面,押金兩個月加裝潢就噴掉快40萬。設備買二手的比較省,但製冰機、封口機這些加一加也要30幾萬。最可怕的是開店後才發現,每個月固定支出像房租、水電、人事(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做,總要請個工讀生幫忙吧)加起來隨便都破10萬。
文創小店的成本就相對低很多,我後來轉型做手作飾品,在巷子裡租個小工作室,裝潢自己來,設備也就工作桌跟一些工具,總共花不到20萬。不過這種小店要熬比較久,前半年幾乎都在燒存款,要有心理準備。建議大家開店前至少準備6個月的周轉金,才不會壓力太大。
另外很多人會忽略「隱形成本」,像是申請營業登記、商標註冊這些行政費用,還有開幕前的試營運成本。我當初就沒算到試做產品浪費的原料錢,光這個就多花了好幾萬。現在想想,如果當初多準備個20%的預備金,開店過程應該會順利很多。
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一個人開店創業?
最近走在街上,發現好多精緻的小店都只有一個人在經營,從咖啡廳到文創小店都有。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一個人開店創業?其實這跟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和創業環境改變有很大關係。首先,現在開店成本比以前低很多,像是行動支付、外送平台這些工具讓一個人就能搞定收銀和接單,不用像以前一定要請員工。再加上社群媒體發達,自己經營IG或臉書就能宣傳,省下大筆廣告費。
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由度高,現在年輕人特別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一個人開店可以自己決定營業時間、商品方向,不用被公司制度綁住。像我有個朋友在永康街開手作甜點店,她說雖然賺得不多,但每天能按照自己的步調工作,下午還能抽空去健身房,這種生活模式讓她很滿足。
一人創業優勢 | 具體表現 |
---|---|
成本控制容易 | 不用負擔員工薪資、減少租金壓力 |
經營彈性大 | 可隨時調整商品、營業時間 |
個人品牌強 | 直接與客人互動,建立忠實客群 |
科技輔助多 | 各種數位工具讓營運更輕鬆 |
當然一個人創業也不是完全沒挑戰,最明顯的就是所有事情都要自己來。進貨、行銷、客服、清潔全包,忙起來可能連吃飯時間都沒有。但很多創業者覺得,與其在大公司被各種規矩限制,寧願辛苦一點為自己打拼。現在政府也有提供青年創業貸款和輔導課程,讓想嘗試的人更有保障。
觀察這幾年的趨勢,微型創業確實越來越普遍。特別是疫情過後,很多人重新思考職涯方向,把興趣變成事業成為新選擇。像是我家巷口那間獨立書店,老闆本來是上班族,離職後用積蓄開了小店,雖然空間不大,但靠著選書品味和定期舉辦讀書會,也培養出一群固定客群。這種小而美的經營模式,正在改變台灣的商業風景。
一個人開店最適合賣什麼?這些商品超好入門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,想自己當老闆但又怕人手不足該怎麼辦?其實一個人開店完全沒問題啦!只要選對商品種類,自己顧店也能輕鬆上手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適合單人經營的熱門選項,讓你可以從這些方向開始規劃自己的小店夢想。
首先推薦的是手搖飲料店,這真的是台灣街頭最常見的單人創業首選。只要學會調配幾款基本茶飲,準備好封口機和簡單設備,一個人從備料到出餐都能搞定。重點是現在外送平台發達,就算店面不大也能靠線上訂單撐起業績。另外像雞排、鹽酥雞這類小吃也很適合,準備工作單純,營業時間彈性,下午開始備料晚上就能開賣。
如果你對飲食業沒興趣,這裡整理了幾種其他類型的熱門商品:
商品類型 | 優勢分析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文創小物 | 成本低、庫存壓力小 | 可結合手作或代銷模式 |
寵物用品 | 回購率高、客群穩定 | 建議主打特定寵物品項 |
手機配件 | 體積小、進貨門檻低 | 需注意3C產品保固問題 |
居家香氛 | 利潤高、包裝運輸方便 | 可開發自有品牌 |
特別要提醒的是,現在網路開店成本越來越低,像蝦皮、Pinkoi這些平台都很適合個人賣家起步。可以先從少量進貨測試市場水溫,等找到熱銷商品再考慮擴大規模。記得選擇自己熟悉或有興趣的領域,這樣才能維持長期經營的熱情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