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門鈎綁法超簡單圖解 | 新手必學三門鈎綁法 | 釣蝦達人教你綁三門鈎
釣蝦釣魚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「三門鉤綁法」這個實用技巧,特別是在蝦場或魚場想提高中蝦率的時候,這種綁法真的超級好用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自己實際操作過的心得,還有一些新手容易犯的小錯誤,看完保證讓你綁鉤功力大增!
首先講講三門鉤的基本材料準備,其實很簡單,主要就是釣線和鉤子。建議用比較細的碳纖線,大概0.6-0.8號最適合,太粗的話蝦子會比較容易發現。鉤子部分推薦使用袖鉤或秋田狐,大小在5-7號左右最剛好。記得線長要留夠,不然綁到最後會發現不夠用超尷尬的。
材料名稱 | 推薦規格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釣線 | 0.6-0.8號碳纖線 | 不要用尼龍線,容易打結 |
魚鉤 | 5-7號袖鉤/秋田狐 | 鉤尖要夠鋒利 |
剪刀 | 鋒利小剪刀 | 剪線要乾淨俐落 |
綁的時候有個小秘訣,就是每段鉤距要控制在5-7公分左右,太近的話鉤子會打架,太遠又不好操作。我通常會先用手指量好距離,大概兩指寬就差不多。第一鉤綁好後,記得要測試一下拉力,有時候綁太緊反而容易斷線。第二鉤和第三鉤的綁法其實都一樣,重點是要保持每個鉤子的方向一致,這樣在水裡才不會亂轉。
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綁三門鉤?其實很簡單啊,就是增加中蝦的機會嘛!特別是遇到蝦子吃餌很貓的時候,多幾個鉤子總是多幾個機會。不過要提醒一下,有些蝦場會限制鉤數,去之前最好先問清楚,不然被老闆念就不好了。我自己最常遇到的情況是第三鉤的線結沒綁緊,結果蝦子一拉就掉了,所以綁完一定要每個結都檢查過。
最後分享一個實戰小技巧,三門鉤搭配不同的餌效果會更好。我通常會在第一鉤用魚腸,第二鉤用蝦米,第三鉤用肝臟,這樣可以測試蝦子當天喜歡吃什麼。記得餌不要掛太大塊,大概綠豆大小就夠了,太大反而會影響鉤子的靈敏度。還有就是拋竿的時候要輕一點,不然三門鉤很容易纏在一起,那就前功盡棄啦!
釣魚新手必學!三門鈎綁法到底怎麼綁?這可是讓魚獲量瞬間翻倍的秘技啊!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,手把手教你怎麼綁出穩固又不容易纏線的三門鈎,就算你是第一次拿釣竿也能輕鬆上手。
首先準備工具超簡單,只要釣線、三門鈎和一把小剪刀就搞定。記得選釣線時要看清楚磅數,太細容易斷,太粗魚會不敢咬餌。建議新手用15-20磅的尼龍線,軟硬適中又好操作。鈎子大小也要配合目標魚種,像釣吳郭魚用6-8號鈎就剛好。
綁法步驟其實有口訣:「繞三圈、穿兩洞、拉緊再打結」。具體操作可以看這個表格:
步驟 | 動作要領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1 | 線頭留15公分,穿過鈎眼 | 線要沾水比較好穿 |
2 | 繞主線轉3圈 | 每圈要貼緊不能重疊 |
3 | 線頭穿回鈎眼下方空隙 | 用指甲壓住避免鬆開 |
4 | 再穿過剛形成的線圈 | 這時候會出現兩個洞 |
5 | 慢慢拉緊並修剪多餘線頭 | 剪太短結會鬆脫 |
實際綁的時候有個小技巧,就是在拉緊之前先沾點口水,這樣摩擦力會更大,結打得特別牢。很多老手都說這是「祖傳秘方」,其實就是讓線材稍微軟化而已啦!綁好後記得用力拉幾下測試,如果會滑動就要重綁,不然中魚的時候可是會欲哭無淚的。
另外要注意三門鈎的間距調整,通常建議保持2-3指寬,太近容易纏在一起,太遠又會影響咬餌率。如果是釣沉底的話,最下面的鈎可以稍微加重,這樣整套釣組在水裡才會保持垂直狀態。這些細節都是影響魚獲量的關鍵,多練習幾次就會抓到訣竅了。
釣魚老手們的裝備總是藏著不少秘訣,你有沒有發現為什麼老手都愛用三門鈎?這些優點你知道嗎?其實這種看似簡單的釣鉤,藏著許多新手不知道的實用特性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三門鈎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這麼多資深釣友愛不釋手,看完你可能也會想立刻去釣具行補貨呢!
首先最明顯的就是中魚率大幅提升,三門鈎的設計讓魚餌呈現更自然的狀態,而且三個鉤尖同時作用,就算魚只是輕輕啄餌也很容易上鉤。特別是在魚群活性不高的時候,這種設計真的差很多。老釣客都知道,有時候魚就是很”貓毛”,明明有吃餌但單鉤就是釣不起來,這時候三門鈎的優勢就出來了。
另外在操作上也有很多便利性,像是掛餌的時候可以更牢固,不用擔心甩竿時餌料飛掉。特別是使用活餌或比較軟的餌料時,三門鈎能牢牢固定住,這對常常要長距離拋投的釣法來說超級重要。而且釣到魚後脫鉤率也比較低,相信大家都遇過那種眼看就要拉上岸,結果魚一個翻身就脫鉤的嘔心情況吧?
三門鈎優點 | 實際效果 |
---|---|
提高中魚率 | 三個鉤尖增加命中機會 |
餌料固定性佳 | 活餌、軟餌不易脫落 |
降低脫鉤率 | 魚隻掙扎時仍能牢牢鉤住 |
適用多種釣法 | 沉底、浮標、路亞都能發揮效果 |
還有一個很實際的優點是,三門鈎其實蠻省錢的。雖然單價可能比單鉤高一點,但是因為中魚率高,同樣的作釣時間可以釣到更多魚,換算下來反而更划算。而且現在的三門鈎做工都很精細,鉤尖保持鋒利的時間也長,不用一直換新鉤。老手們最懂這種小細節累積起來的差異,長期下來可是能省下不少釣具開銷呢!
今天要來分享超實用的「三門鈎綁法圖解教學,一看就懂超簡單」,這個釣魚技巧在台灣釣友圈超夯的啦!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手,學會這個綁法絕對讓你的釣魚效率大大提升。三門鈎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同時掛多個餌,中魚機率直接翻倍,而且綁法其實比想像中簡單很多,跟著下面的步驟做保證馬上學會。
首先準備好你的釣線和魚鈎,建議用尼龍線比較好操作。重點是要注意每個鈎子之間的距離要平均,太近容易纏線,太遠又會影響效果。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距離參考表給大家:
鈎子數量 | 建議間距(cm) | 適用魚種 |
---|---|---|
2門鈎 | 15-20 | 吳郭魚、鯽魚 |
3門鈎 | 10-15 | 福壽魚、鯉魚 |
4門鈎 | 8-12 | 烏鰡、草魚 |
實際綁的時候,先把主線對折成需要的長度,然後在對折處打一個八字結固定。接著從結的下方開始,每隔固定距離就綁一個鈎子,記得每個鈎子都要用相同的綁法才不會鬆脫。最常用的綁法是「改良型克林結」,這種結既牢固又不容易傷線,新手多練習幾次就能掌握訣竅。
綁完後記得要測試一下強度喔!輕輕拉扯每個鈎子確認不會滑動,如果發現有鬆動就要重新綁過。很多釣友都會在綁好後塗一點口水在結上,等它乾掉後會更緊實,這招真的很有效。另外建議可以在最下面的鈎子加個小鉛墜,這樣拋投時比較不會打結,中魚時的手感也會更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