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生病了!媽媽必學5招應急處理 | 孩子發燒不退?這些徵兆要快送醫 | 職場媽咪必看!孩子生病請假攻略
目錄
當孩子生病時,我們能做些什麼?
孩子生病總是讓爸媽特別揪心,看著他們無精打采的樣子,心裡的焦急真的難以形容。特別是現在這種天氣忽冷忽熱的時候,小朋友更容易感冒發燒。記得我家小寶上個月才因為腸病毒請假一個禮拜,那段時間我幾乎沒睡好覺,半夜都要起來量體溫、餵藥,白天還要請假照顧他。
常見兒童疾病症狀與處理方式
症狀 | 可能疾病 | 居家處理 | 就醫時機 |
---|---|---|---|
發燒超過38.5度 | 感冒、流感 | 退燒藥、多喝水 | 高燒不退超過3天 |
腹瀉嘔吐 | 腸胃炎 | 補充電解水 | 脫水症狀(尿量減少) |
喉嚨痛 | 咽喉炎、腺病毒 | 溫鹽水漱口 | 無法進食或呼吸困難 |
皮疹 | 玫瑰疹、水痘 | 保持皮膚清潔 | 伴隨高燒或擴散迅速 |
很多媽媽都會自責是不是自己沒照顧好才讓孩子生病,但其實小朋友免疫系統本來就還在發展,生病是很正常的事。我認識的兒科醫生就說過,6歲前的孩子平均每年會感冒6-8次,這都是建立免疫力的過程。重要的是我們要保持冷靜,不要過度焦慮,才能給孩子最好的照顧。
職場媽媽最怕的就是接到幼兒園打來說孩子發燒的電話,那種瞬間湧上的罪惡感和焦慮真的很難形容。我記得有次開重要會議時接到這種電話,整個人慌到不行,還好後來同事幫忙cover,讓我趕快去接小孩。現在我都會事先和主管溝通好緊急狀況的應變方式,也在公司抽屜準備了常備藥品,以防臨時需要。
孩子生病時除了生理上的照顧,心理支持也很重要。他們會因為不舒服而特別黏人、愛哭,這時候更需要耐心陪伴。我通常會準備一些輕鬆的卡通或繪本,讓孩子在休息時有點娛樂。有時候一杯溫蜂蜜水、一個擁抱,比什麼藥都有效。記得要告訴孩子生病不是他們的錯,而且很快就會好起來,減少他們的恐懼感。
孩子發燒怎麼辦?新手爸媽必學的居家護理技巧
看到寶寶臉紅紅、體溫升高,新手爸媽總是特別緊張。其實發燒是身體對抗病菌的正常反應,只要掌握正確的居家護理方法,就能讓孩子舒服些。首先一定要準備一支電子體溫計,建議量測肛溫或耳溫最準確,記得每次使用前後都要用酒精棉片消毒喔!
當孩子體溫超過38°C才算發燒,這時候可以先觀察孩子的活動力。如果還能玩、會笑、願意喝水,通常不用太擔心。記得讓孩子穿寬鬆透氣的衣服,千萬不要用傳統「捂汗」的方式,這樣反而會讓體溫更高。房間保持通風涼爽,溫度控制在26°C左右最舒服。
體溫範圍 | 建議處理方式 |
---|---|
37.5-38°C | 多喝水、溫水擦浴、觀察活動力 |
38.1-39°C | 服用退燒藥(依體重計算劑量)、溫水擦浴 |
39°C以上 | 就醫檢查,特別是3個月以下嬰兒 |
幫孩子退燒時,可以用29-32°C的溫水擦拭身體,重點部位像是脖子、腋下、腹股溝等大血管處。千萬不要用酒精或冰水,這樣會讓孩子不舒服。退燒藥建議選擇醫師推薦的兒童專用劑型,間隔4-6小時才能再吃一次,24小時內不要超過4次。記得要詳細記錄孩子的體溫變化、吃藥時間和活動狀況,這些資訊對醫生判斷病情很有幫助。
除了退燒,補充水分超級重要!可以準備孩子喜歡的飲品,像是稀釋的果汁、電解質水或母奶,少量多次地餵。如果孩子胃口不好,不用強迫進食,但一定要維持水分攝取。發燒期間孩子可能會比較黏人,爸媽要多點耐心,可以用說故事或看卡通轉移注意力。如果發現孩子活動力明顯下降、持續高燒超過24小時,或是出現抽搐、呼吸急促等狀況,就要立即送醫檢查。
為什麼幼兒園小孩特別容易感冒?醫師解析羣聚感染原因
最近天氣變化大,好多家長都在問:「為什麼我家寶貝上幼兒園後,三天兩頭就在感冒?」其實這跟幼兒園的環境特性有很大關係。小朋友們整天玩在一起,共用玩具、抱來抱去,病毒當然傳得快啊!醫師就說,5歲以下小朋友免疫系統還在發育,加上羣聚環境,根本就是病毒的快樂天堂。
先來看看幼兒園常見的病毒傳播途徑:
傳播方式 | 具體情況 | 預防建議 |
---|---|---|
飛沫傳染 | 打噴嚏、咳嗽時噴出的口水 | 教小孩咳嗽摀嘴巴 |
接觸傳染 | 摸到病毒後揉眼睛、吃手手 | 養成勤洗手習慣 |
物品接觸 | 共用玩具、書本、餐具 | 定期消毒環境 |
醫師特別提醒,小朋友在幼兒園最容易中的就是鼻病毒、腺病毒這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。這些病毒在密閉空間裡可以存活好幾個小時,而且小朋友們常常你摸我、我摸你,病毒就這樣傳來傳去。更麻煩的是,有些病毒即使症狀消失了,還是會持續排毒1-2週,所以常常一個傳一個,整個班級輪流中獎。
很多家長以為是天氣冷才容易感冒,其實重點是「接觸頻率」。幼兒園小朋友每天互動這麼密切,加上他們衛生習慣還沒完全建立,像是忘記洗手就吃東西、跟同學共用水杯,這些都是病毒傳播的溫床。醫師觀察到,剛入學的前半年通常是生病高峰期,等孩子免疫力慢慢建立起來,狀況就會改善很多。
什麼時候該帶生病的孩子掛急診?這些警訊別輕忽
當小朋友生病時,爸媽總是很糾結到底要不要衝急診。其實有些症狀真的不能拖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一定要立刻送醫的危險訊號,讓大家心裡有個底。記得啊,寧可多跑一趟醫院,也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時間!
這些情況別猶豫,直接送急診
如果孩子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狀況,建議馬上帶去急診室:
– 持續高燒不退:尤其是3個月以下嬰兒體溫超過38度,或是大一點的孩子燒到40度以上,吃退燒藥也沒用
– 呼吸困難:呼吸變快、胸口凹陷、嘴唇發紫,或是發出奇怪的聲音
– 意識不清:叫不醒、反應遲鈍、眼神呆滯,或是突然變得很躁動
– 嚴重脫水:超過8小時沒尿尿、哭沒眼淚、嘴巴乾裂,囟門凹陷(小嬰兒)
常見急診症狀對照表
症狀表現 | 可能問題 | 處理建議 |
---|---|---|
抽搐或全身僵硬 | 熱痙攣、癲癇 | 保持側臥,立即送醫 |
皮膚出現紫斑 | 腦膜炎、敗血症 | 絕對不能等,馬上急診 |
劇烈頭痛伴嘔吐 | 腦炎、腦壓高 | 不要給止痛藥,直接送醫 |
腹部劇痛拒按 | 盲腸炎、腸套疊 | 禁食禁水,速就醫 |
小朋友生病最怕的就是病情變化快,有時候早上還好好的,下午就突然惡化。特別是現在季節交替,腸病毒和流感都很活躍,爸媽要特別留意孩子的活動力和食慾變化。如果發現和平常不一樣,像是突然變得很懶散、不吃不喝,或是哭鬧方式不同,這些都是身體在發出警告喔!
另外要提醒的是,有些症狀雖然看起來不嚴重,但對小小孩來說可能是大問題。比如說持續嘔吐或腹瀉,很容易造成脫水;或是咳嗽到臉發青、呼吸有哮鳴聲,這些都表示需要立即醫療協助。總之,當爸媽的直覺告訴你不對勁時,相信自己的判斷,趕快帶孩子去檢查就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