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飯碗職業大公開 | 這些金行業超缺人 | 年薪百萬的金職業
最近社群平台上掀起一陣討論「金的職業」的熱潮,大家都在好奇什麼工作能讓人賺得盆滿缽滿。其實金的職業不一定是大家想像中的金融業或科技新貴,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靠著經營社群平台翻身,特別是Instagram這類視覺為主的平台,簡直就是現代版的淘金聖地。
說到Instagram,你可能會覺得不就是發發照片而已嗎?但你知道嗎?一個成功的IG經營者,光是接業配就能月入六位數。看看下面這些數據就知道有多驚人:
職業類型 | 平均月收入(台幣) | 主要收入來源 |
---|---|---|
美食部落客 | 80,000-150,000 | 餐廳合作、食材代言 |
旅遊達人 | 120,000-300,000 | 飯店體驗、旅行社合作 |
美妝KOL | 100,000-250,000 | 化妝品代言、教學課程 |
穿搭網紅 | 150,000-400,000 | 服飾品牌合作、直播帶貨 |
這些數字是不是很驚人?但別以為隨便拍拍照就能賺錢,要成為真正的金的職業從業者,可是要下很多苦工的。像是美食部落客得天天試吃寫評測,旅遊達人可能要一個月跑好幾個國家,美妝KOL光是試化妝品就常常搞到皮膚過敏。而且現在競爭超激烈,沒有獨特的個人風格或專業知識,很快就會被淘汰。
App Store上關於Instagram的各種輔助工具也越來越多,像是編輯軟體、分析工具之類的,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創作者能更有效率地產出內容。畢竟在這個注意力經濟時代,誰能抓住觀眾眼球,誰就能把流量變現。不過話說回來,雖然這些工作看起來光鮮亮麗,但背後的壓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,熬夜趕稿、被網友酸言酸語都是家常便飯。
金的職業是什麼?台灣人最常從事的金屬加工工作,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走在台灣的工業區,隨處可見金屬加工廠的身影,這些師傅們用雙手打造出各種精密零件,撐起了台灣製造業的一片天。今天就來聊聊這些默默付出的金屬加工從業者,他們到底都在做些什麼。
說到金屬加工,範圍可廣了!從傳統的車床、銑床操作,到現在越來越普及的CNC數控加工,台灣師傅的技術在國際上可是有口皆碑。特別是在中部地區,像是台中、彰化一帶,聚集了超多金屬加工廠,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。這些老師傅們往往一做就是二三十年,手上的功夫都是歲月累積出來的。
常見金屬加工職種 | 主要工作內容 | 所需技能 |
---|---|---|
車床師傅 | 操作車床進行金屬切削加工,製作圓柱形零件 | 機械圖面識讀、刀具選擇、精密測量 |
銑床師傅 | 使用銑床加工平面、溝槽、齒輪等複雜形狀 | 加工路徑規劃、夾具設計 |
CNC操作員 | 編寫程式並操作CNC機台進行自動化加工 | G-code編程、機台參數設定 |
焊接技術員 | 將金屬部件透過熔接方式結合 | 各種焊接技術掌握、焊道品質判斷 |
其實現在年輕人要進入這行,門檻沒有想像中那麼高。很多職業訓練中心都有開設相關課程,從基礎的機械製圖教起,到實際操作機台,半年到一年就能上手。雖然工作環境可能比較吵雜,夏天也會比較熱,但薪資待遇其實很不錯,有經驗的師傅月薪破五、六萬台幣是常態。而且這行很看重實務經驗,越老越吃香,不用擔心中年失業的問題。
隨著產業升級,現在的金屬加工也越來越高科技了。像是3D列印金屬件、雷射切割這些新技術,都需要師傅們不斷學習新知識。有些老師傅雖然年紀大了,但還是很願意接觸新設備,這種終身學習的精神真的很令人佩服。畢竟在台灣,金屬加工業可是支撐著許多隱形冠軍企業的重要基礎啊!
最近好多台灣年輕人在討論「為什麼金的職業在台灣越來越熱門?產業需求分析」,其實這跟台灣產業轉型有直接關係。以前大家覺得金融業就是銀行櫃員或保險業務,但現在FinTech、區塊鏈這些新興領域崛起,加上台灣政府大力推動亞洲金融科技中心政策,讓金融相關職缺暴增3成以上。不只傳統銀行在搶人,連科技公司都開出高薪挖角懂金融又會寫程式的跨界人才,月薪動輒8-10萬起跳,難怪這麼多人想擠進這個圈子。
說到具體需求,可以從這幾個面向來看:
職缺類型 | 主要技能要求 | 平均月薪(新台幣) | 年成長率 |
---|---|---|---|
金融科技工程師 | Python/區塊鏈/大數據分析 | 85,000-120,000 | +35% |
風險管理師 | FRM證照/量化分析 | 70,000-100,000 | +28% |
數位金融專員 | 金融商品設計/用戶體驗優化 | 55,000-80,000 | +42% |
合規顧問 | 反洗錢/國際金融法規 | 90,000-130,000 | +50% |
除了薪資誘因,金融業現在的工作內容也跟以前差很多。像是我朋友在純網銀做產品經理,整天在搞AI理財機器人跟跨境支付系統,根本不像傳統銀行那種死板板的環境。而且台灣金融業這幾年國際化程度超高,光是今年就有超過20家外資金融機構來台設點,會雙語的人才特別吃香,有些甚至開出「會越南語或泰語加薪15%」的條件。
另外大家可能沒注意到,金融證照的考照人數也創新高。光是2025上半年,FRM和CFA的報考人數就比去年同期多出4成,補習班都開到半夜還爆滿。這波熱潮不只集中在台北,連台中、高雄都出現很多新設的金融科技園區,帶動中南部就業市場。現在連大學財金系都搶破頭,錄取分數直逼醫學系,可見這行真的火到不行。
想瞭解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金工師傅?入門指南嗎?這條路雖然辛苦但超有成就感!在台灣要踏入金工這行,除了要有熱情,還需要扎實的技術底子跟不斷練習的耐心。金工可不是隨便敲敲打打就好,從基礎的金屬認識到複雜的焊接技巧,每個環節都要認真學習。建議可以先從社區大學或工坊的短期課程開始接觸,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這行。
金工領域其實分很多種,不同方向要學的技能也不太一樣。這裡整理幾個常見的金工類型跟必備技能給大家參考:
金工類型 | 主要工作內容 | 需要掌握的技能 |
---|---|---|
珠寶金工 | 製作戒指、項鍊等飾品 | 鋸切、焊接、拋光、寶石鑲嵌 |
金屬雕刻 | 在金屬表面進行雕刻裝飾 | 雕刻刀使用、圖案設計、酸蝕技術 |
金屬鑄造 | 將熔融金屬倒入模具成型 | 蠟模製作、鑄造溫度控制、後處理 |
剛入門的新手建議先從基礎工具開始熟悉,像是榔頭、銼刀、焊槍這些都是每天會用到的傢伙。台北的後火車站或是台中的建國市場都能找到不錯的金工工具行,老闆通常都很樂意給建議。記得剛開始不用買太高級的裝備,基本款先用順手比較重要。練習時可以從簡單的銅片或銀線開始,這些材料相對便宜又容易取得,做壞了也不會太心疼。
找個好老師真的差很多!台灣有不少隱藏在巷弄裡的獨立金工工作室都有開課,像台北的「敲敲金工」或是台中的「金工小學堂」都很適合初學者。這些工作室通常會提供完整的工具和材料,還能跟老師即時請教問題。如果預算有限,也可以考慮勞動部職訓局的課程,訓練扎實又有補助,結業後還能考取證照增加競爭力。最重要的是要多動手做,光看YouTube影片是學不會的,實際操作才能累積手感跟經驗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