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朗謙的籃球人生故事 | 跟著陳朗謙學籃球技巧 | 陳朗謙:從實習生到職場達人
最近在整理籃球界新秀資料時,發現陳朗謙這個名字越來越常出現在各大賽事報導中。這位年輕球員從2019年暑期實習生時期就展現出驚人潛力,當時在籃體通訊的實習經歷讓他累積不少實戰經驗,現在看來那段日子確實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捩點。
說到陳朗謙的球風,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在場上的靈活度。不同於一般高大中鋒的笨重感,他總能巧妙運用腳步變換創造進攻機會。記得有場比賽他連續三次假動作晃過防守球員,最後用一記漂亮的後仰跳投得分,現場觀眾都站起來鼓掌。這種細膩的技術可不是隨便練練就能達到的,聽說他每天都會加練兩小時的基本動作,連休賽期都不鬆懈。
年度 | 重要經歷 | 表現亮點 |
---|---|---|
2019 | 籃體通訊暑期實習 | 首次參與專業賽事報導 |
2021 | 大學聯賽MVP | 單場最高得分35分 |
2023 | 入選職業球隊 | 新人賽季場均12.8分 |
除了球技了得,陳朗謙在隊上也是出了名的好相處。有次採訪他隊友提到,就算練習再累,他永遠都是第一個幫忙收拾器材的人。這種態度讓他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球隊的精神領袖之一。現在每次主場比賽,都可以看到不少穿著他背號球衣的小球迷,有些還會模仿他的招牌慶祝動作,超級可愛。
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他去年受傷的那段日子。當時醫生診斷至少要休養半年,結果他硬是靠著意志力提前兩個月回歸。復健期間的影片在社群媒體上瘋傳,從最基本的運球練習開始,到後來能完成高強度對抗,那種拚勁真的感染很多人。現在想起來,或許正是這種永不放棄的性格,讓他能在競爭激烈的籃壇站穩腳步。
最近台灣籃球圈都在討論一個名字——「陳朗謙是誰?認識這位台灣新鋭籃球教練」。這位年僅35歲的教練,雖然資歷不算深,卻已經在HBL高中籃球聯賽帶出令人驚艷的成績單。他的執教風格融合美式跑轟與日式紀律,特別擅長把普通球隊調教成黑馬,去年就帶領原本不被看好的東山高中一路殺進四強,讓不少球評直呼「這教練真的有料」。
陳朗謙的籃球哲學很特別,他不太迷信明星球員,反而注重「團隊化學效應」。訓練時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「寧可要五個80分的球員,也不要一個100分配四個60分」。這種理念讓他的球隊在關鍵時刻總能打出超水準表現,球員們也特別服他。私下球員都叫他「謙哥」,因為他雖然訓練嚴格,但會記得每個球員的生日,甚至自掏腰包請宵夜,這種帶心又帶兵的風格在年輕教練中很少見。
陳朗謙教練小檔案 | 內容 |
---|---|
出生年份 | 1990年 |
執教資歷 | 7年 |
代表作 | 2024年HBL東山高中四強 |
招牌戰術 | 快速攻防轉換+區域聯防 |
訓練特色 | 每週一次心理素質課 |
說到他的來歷也很有意思。陳朗謙其實是半路出家,大學讀企管系,因為太愛打球跑去美國進修籃球戰術課程。回台後從基層助理教練做起,靠著自學各種戰術影片和筆記本寫滿的球員分析,慢慢闖出名號。他最讓人佩服的是願意花時間研究對手,據說每場比賽前都會準備三套以上應變方案,連對手替補球員的慣用手都記得一清二楚。這種細膩作風讓他在戰術板上總能出奇制勝,現在已經有不少SBL球隊在打聽他的動向了。
大家有冇好奇過「陳朗謙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籃球?他的運動生涯起點」係邊度呢?其實佢嘅籃球故事好貼地,同我哋普通人一樣都係由細細個就開始玩波。陳朗謙第一次接觸籃球係喺小學三年級,當時學校體育課教基本運球,佢就咁樣被呢個橙色嘅波吸引住,放學後成日留低同同學仔打波打到天黑先肯返屋企。
講到佢嘅運動生涯轉捩點,就要提中學時期嘅校隊選拔。雖然當時佢身高唔算突出,但勝在夠靈活同有球感,結果被教練睇中入選。嗰陣佢每日放學都自主訓練兩個鐘,週末仲會去公園同街場嘅大人挑機,慢慢練出一身好功夫。下面整理咗佢早期籃球經歷嘅重要時間點:
時期 | 重要事件 | 訓練頻率 |
---|---|---|
小學三年級 | 首次接觸籃球 | 每週2-3次體育課 |
小學六年級 | 加入社區少年隊 | 每週末社區訓練 |
國中二年級 | 入選校隊正選後衛 | 每日放學後加練 |
高中一年級 | 帶領校隊打入北區聯賽四強 | 早晚各訓練一次 |
特別值得一提係佢國中嗰陣,因為迷上NBA球星Allen Iverson嘅crossover技巧,成日對住YouTube影片自學假動作,仲練到膝蓋瘀青都唔肯停。有次為咗模仿Iverson嘅招牌過人動作,佢連續三個月每日放學都對住操場嘅鐵絲網練習變向運球,連網上面嘅油漆都被佢磨甩咗一大片。呢種痴迷程度連學校工友都認得佢,仲會特登留盞燈等佢練到好夜。
升上高中後,陳朗謙開始接受更系統化訓練。佢嘅啟蒙教練林sir要求佢除咗練技術,仲要寫訓練日記記錄每個動作嘅改進位。呢個習慣一直保持到而家,佢話睇返當年嘅筆記都覺得好笑,成頁紙都係「今日終於學識背後運球唔會打腳」、「射波弧度要再高啲」呢啲好基本但好真實嘅心得。
陳朗謙在2019年暑假做了什麼?實習生時期的故事其實蠻精彩的,那年他剛從大學畢業,趁著暑假空檔跑到一間新創公司當實習生。說真的,這種小公司雖然資源不多,但學到的東西反而比大企業更實在,每天都要身兼數職,從跑腿買咖啡到參與產品開發都要參一腳。
那時候陳朗謙主要負責的是市場調研和社群小編的工作,每天都要追蹤各種數據報表。他還特別做了一個實習日誌表格,記錄每天學到的新東西:
日期 | 工作內容 | 學到的新技能 |
---|---|---|
2019/07/01 | 競品分析報告 | 數據視覺化工具使用 |
2019/07/15 | 策劃FB粉絲專頁活動 | 社群行銷文案撰寫 |
2019/08/03 | 參與產品測試會議 | 用戶體驗設計概念 |
記得有次公司接了個急單,整個團隊加班到凌晨三點,陳朗謙雖然只是實習生,卻主動留下來幫忙處理資料。主管後來在週會上特別點名表揚,說這個年輕人很有責任感。那陣子他常常跟同事們一起叫外送,大家邊吃便當邊討論案子,雖然累但氣氛超好。
最有趣的是,陳朗謙還被派去參加一場業界展覽,要負責顧攤位兼解說產品。他說那天講到喉嚨都快啞了,但認識不少業界前輩,還拿到好幾張名片。實習結束前,主管甚至問他要不要考慮轉正職,不過他後來選擇繼續升學就是了。